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07期-2020年10月] 智慧科技為鞋服供應鏈提供創新能量 / 全球COVID-19效應衝擊快銷品供應鏈之變革

[專欄] 全球COVID-19效應衝擊快銷品供應鏈之變革

 

快消品 快消品供應鏈 零售業

 

文章來源:徐志宏、吳少雄、鄒伯衡

 

全球COVID-19效應衝擊快銷品供應鏈之變革

臺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徐志宏
福建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學院:吳少雄
美國SOLE國際物流協會臺灣分會:鄒伯衡
 
速消費商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FMCG)是全球最大的行業之一,也是直接影響人類生活日常的產業,生活中從早晨麵包和水果到淋浴用清潔用品,再到當地咖啡館、辦公室、郊遊或街頭小販的零食,世界各個角落都遍布快消品。
 
消費者持續注重生活品質與便利性,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喜好和新技術,加速刺激快銷品行業的成長。客戶需要創新的商品,這意味著可以快速、批量生產更多種類的商品。在發展中市場,消費者也在增加支出,這引發了擴大供應鏈的呼聲。據聯合市場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測,到2025年,全球快速消費品市場將達到153,618億美元,在未來五年中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5.4%的速度增長。研究還表明,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每年都比傳統的實體店還要快速。消費者要求提供新商品,例如: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商品,這有望為快速消費品的銷售市場開闢新的通路。

 自從COVID-19發生以來,完全顛覆各級產業全球供應鏈營運多年的次序,成為變種、變量與不確定等無法掌握的動態因子環伺在側。其中尤以快消品的供應鏈承受的影響最為劇烈,這種以人類需求為依歸的產業生態系統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供應鏈,正在逐步瓦解與重新構建,而且是現在進行式,還看不到盡頭。

 

 

COVID-19對快銷品供應鏈的變革

我們舉例一個現況的描述,讀者可能會較為了解。COVID-19發生以來,全球消費者不約而同對某些商品的需求急劇增加,而其他商品的需求則出現了大幅下降,收集各國資料時,發生三種現象:

  • 存貨持有成本降低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消費者就開始購買某些類別的商品,例如:洗手液、滌劑,而由於收入下降,他們減少了在其他商品上的支出,在過去兩個月中,洗手液的需求已比去年的總需求增長了十倍以上。從本質上講,對於大多數擁有高度多樣化商品組合的公司而言,少數商品類別的業績呈現巨幅增長,而其他大多數類別的銷售則是暴跌,也許這幾個符合COVID-19的清潔防護品牌的增長足以抵消其餘品牌帶來的損失。進一步發現COVID-19的危機為清潔品類的銷售鋪平了道路。因此,企業也利用這一機會剔除品項,減少存貨持有成本,從更多類似的商品,集中開發和利用。因此,從總體上看,快銷品供應鏈表現與以前一樣好,即使不是更好。
  • 回復力的成本提高
    各種品牌的快消品公司建構的供應鏈,長久以來都是非常龐大且錯綜複雜,近幾個月又遭逢新冠COVID-19的危險衝擊,導致海運、空運、陸運遭到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命令強制封鎖,不是減班就是停航,導致交付週期不確定,價格的波動以及預測的不準確,這種複雜的結構也受到影響。結果是供應沒有及時交付,遞延效應下每個後續功能中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工廠產能被嚴重調降。此外各類型供應商不敵COVID-19衝擊,而停工停產,能夠正常運作的供應商本身也供不應求。現在,快消品公司正在尋找新的供應商,這迫使他們與供應商建立新的關係。而且,他們在談判方面沒有像以前那樣有很大的議價權力,結果是生產費用也在增加,想要回復到正常狀態的生產與銷售的成本也異常提高。
  • 生產預測不確定性
    生產過程當中,面臨的風險因子是某些關鍵材料的供應變得高度不確定,每一批的原料成本差異過大,結果是零售店鋪終端的商品價格在不同的時段,恐怕會不一致,如此高的波動性,使得生產預測的準確性及對品牌的信賴度,改變了傳統的商業慣例和客戶需求。雖然快銷品業者與消費者都要適應這種新常態並非易事,但是選擇去適應與接受則是唯一途徑,只有這樣,負面影響才能被克服。

 

COVID-19
對快銷品供應鏈的有益影響

關於COVID-19如何擾亂全球供應鏈的新聞,淹沒了所有,同時要適應如何在巨大壓力下長時間、遠距離進行工作與學習。但是並非COVID-19的所有影響都是有害的,一個不錯的附帶好處是,零售商和消費品製造商可以減少每次購買商品的數量。

 

在品項管理的邏輯思維裡,不同的商品稱為庫存單位(SKU, Stock Keeping Unit),SKU是非常特定的商品/包裝組合。一罐600c.c.的可樂罐是一個SKU。將6罐可樂紙盒包裝成一個手提包裝,則將是另一種SKU。SKU越少,供應鏈就可以較低的成本運行並提供更好的服務。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在今年6月提出的分析報告指出,在美國雜貨零售店中平均售出的不同商品數量下降了7.3%。嬰兒護理、麵包店和肉類等某些種類的品種早些時候下跌了30%。主要的跨國生產的食品公司主管都表示,他們正在削減效率較低,利潤較低的商品,同時擱置一些正在開發中的商品。

百事可樂公司表示,在COVID-19危機期間,該公司停止生產其商品的五分之一,其中包括淡鹹的洋芋片。隨著大流行的加劇,公司與雜貨店的高管進行了溝通,確定百事可樂公司應專注於其銷售最快的商品。停止生產複雜的商品,從而提高其工廠和分銷網絡的效率。

 

美國零售商在2020年的平均庫存量約為33,000 SKU,幾乎是1975年的4倍。沃爾瑪的超級中心庫存120,000件物品,其中2%的SKU帶有(往下開展)400個不同的SKU,這就是所謂的SKU擴散。SKU擴散對供應鏈有許多負面影響。對於消費品製造商而言,這會使預測的準確性降低,這與數量眾多的滯銷商品相比,預測較少的快速銷商品數量更容易。此外,這使得零售雜貨商店更難準確地知道商店中有多少庫存。當商店水平的預測不太準確時,消費品公司不會補充正確的商品,而消費者在購物時找不到所需的商品。SKU的激增也使了解商品的真正盈利能力變得更加困難。對於大多數公司而言,利潤率是將較高成本/較低速度商品和較高速度/成本較低商品的成本匯總為一個平均值的比例。公司擁有的SKU越多,準確了解商品的獲利能力就越困難。

對於零售商而言,較低的庫存水平會導致貨架商品的缺貨,這意味著消費者找不到他們想要的商品。如果商品對客戶很重要,則品牌忠誠度將勝過商店忠誠度。換句話說,它導致客戶在競爭商店購物,而不是在該商店購買競爭商品。太多的SKU也會導致商店看起來雜亂無章,這也可能對商店的忠誠度產生不利影響。

COVID-19在影響初期,襲擊各國時候,通常會造成恐慌性購買,消費者用掃貨的瘋狂行為清除超市的主食貨架所有商品,零售業高管對他們補貨的速度感到擔憂。導致主要的食品製造商選擇減少可銷售的商品品項,簡化供應鏈並將生產集中在符合COVID-19影響下需求最大的商品上。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