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 COSTCO的商業核心價值與供應鏈管理
文章來源:文/徐國豐
COSTCO的商業核心價值與供應鏈管理
文/徐國豐
2019年8月27日Costco「中國名稱:開市客」在上海閔行開出中國第一家實體門市,就在當天,創下了該公司自1983年創立卅餘年以來的歷史紀錄,開幕四小時就被人潮擠爆,史無前例不得不關上鐵門暫停營業的盛況。
.jpg)
.jpg)
Costco於1995年創立了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產品種類多元,目前還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健康品牌。「自有品牌是Costco低價策略的延伸」,長期研究零售業的一位人士表示,一旦Costco的高管認定某一品牌沒法在賣場裡以最優最低的價格出售,他們會立即著手找供應商生產一個同類的Kirkland產品來取代。
此外,Costco不接受信用支付(聯名信用卡除外),不做廣告,毛利壓縮在14%以下,「借助一切手段,降低成本,將其轉換成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上述業內人士表示,Costco甚至被業內戲稱為「摳死摳」。
Costco在全球共有24個物流中心,30%的貨物由廠商直送門店,另外70%的貨物由廠商送至中心倉庫。商品到了配送中心以後,不進庫直接在月台上向門店進行配送,這樣還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在交叉轉運模式下,從接收貨物到滿載運抵商店只需8小時。本人先前於Costco任職時曾經歷練生鮮蔬果部門主管,在夏季水果盛產時期,高級水果「華盛頓櫻桃」,自產地採摘到送達台北內湖的門市收貨、上架銷售,前後總歷時僅需要三天時間,採取透明塑膠盒包裝的產品,葉子還是翠綠色的,「新鮮」是最好的銷售策略,一家門店一周可以銷售完一支40呎集裝箱的櫻桃;台北內湖店的單店總營收金額,曾經很長時間佔據全球銷售金額排行榜第二名的佳績,最為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內湖一家門市牛肉的銷售量,等同於全台灣家樂福約100家門市的總銷售量。
全球門市據點共計782家門市,分布如下(圖1):
地區 |
美洲 |
歐洲 |
亞洲 |
澳洲 |
||||||||
國家 |
美國 |
加拿大 |
墨西哥 |
英國 |
西班牙 |
法國 |
冰島 |
日本 |
韓國 |
台灣 |
中國 |
澳洲 |
數量 |
543 |
100 |
39 |
29 |
2 |
1 |
1 |
26 |
16 |
13 |
1 |
11 |
圖1 全球門店分布
圖2 COSTCO的理解層次(NLP)
使命
不斷向會員提供優質產品和以儘可能低的價格提供服務。
對象(會員服務的提供者)
從會員的需求出發,為會員保證利益。
吸引到一批會員,為他們提供儘可能多元的服務。
信念與價值觀
第一 遵從法律。
第二 照顧我們的會員。
第三 照顧我們的員工。
第四 尊重我們的供應商。
Costco堅信只要做好這四點,就自然而然可以照顧到股東的利益。Costco的員工薪酬極高,因為Costco覺得員工努力了,就一定要獎勵員工的努力,所以員工的薪酬差不多是每小時22美元。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員工福利。同時還為員工提供一種氛圍,他們可以在這種氛圍當中,進行一個長期的職業發展和規劃。
Costco的創始者就曾經說過,如果你給員工比較好的薪酬,對他們非常好,你就一定會收到來自員工的良性反饋。在零售業像Costco這麼低的離職率基本上是前所未有的。這樣一種低離職率,其實也構成了Costco非常成功的原因之一。如果離職率太高,要營造一種穩定的企業文化和氛圍是非常難的。
Costco的文化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言傳身教,Costco創始人經常會跟高管說,你在管理公司的時候,知不知道90%的時間都是在培訓你的員工,需要言傳身教,如果你意識不到這一點的話就不要來做高管了,培訓也是Costco非常重要的一個關注點。
能力(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提供了服務競爭的壁壘,很難有新進入者來競爭。
做到了為會員保證利益,贏得了會員的信任。
行為
平均產品毛利率只有7%,毛利率大於14%要經CEO批准。
例如,熱狗+汽水組合1.5美元,30年不漲價;烤雞又大又便宜;自有農場養牛,提供優質、低價的牛肉。
環境
過去10年中,電商的崛起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全美第三大零售Sears,10年市值縮水96%;大型百貨連鎖J.C.Penney股價下跌86%;梅西百貨下跌55%。與之相應的,是電商巨頭Amazon的迅猛發展,10年市值增長近20倍。但仍有一批傳統零售商Costco、ROSS、TJX等,頂住了電商衝擊,逆勢而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Costco,過去10年間市值增長1.7倍。10年間1.7倍,雖然從數據上看並不值得驕傲,但在電商衝擊,傳統零售紛紛閉店轉型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成績難能可貴。Costco就像一隻烏龜,以每年4-6%的營收增長,走的不急不緩。
在質優、價廉、便捷中,Costco做到了前兩條。經營只為了滿足客戶,不為賺錢,大部分利潤來自會員年費。(圖3)
圖3 Costco商業的本質
Costco的商業模式
Costco以貼近成本的低價格著稱,內部有兩條硬性規定:
第一,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一旦高過這個數字,則需要彙報CEO,再經董事會批准。
第二,面對外部供應商,一旦在別的地方比Costco的價格還低,則它的商品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Costco的貨架上。
這兩條嚴格地執行下來,才造就了Costco高質量商品的低價,平均的毛利率只有7%,而一般超市的毛利率會在15%-25%。
經營策略
平均產品毛利率壓低至7%,與其他傳統零售企業的「差異化」所在。
差異一:「嚴選」保證品質
- 表現在商品的品牌和質量上
主要選擇中高端品牌,如勞力士(Rolex)、新秀麗(Samonite)、李維斯(Levi』s)等,作為長期合作供應商。Costco會告訴供應商,一旦產品出現問題,Costco與Costco的任何其他供貨商至少3年內都不會與之合作。
- 自營品牌
外部商品生產線不好控制,且通常會在價格中包含品牌溢價。Costco發展了Kirkland Signature作為自營品牌,產品種類範圍從成衣、電池、生活用品、到食品皆有涵蓋,均受到會員相當高的評價。目前Kirkland已經是全美銷量第一的保健品牌,Costco全年銷量中20%來自於自營品牌。
- 超低SKU
Costco活躍SKU只有3800,大約是Walmart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在Costco每個細分商品只有1-2種選擇,只有具有「爆款」潛質的商品才被允許上架。同時,經過多輪過濾的SKU,降低了用戶選擇成本,也提升了用戶體驗。
- 強大管理體系保證低價
Costco單店銷量大,超低SKU,單一SKU的進貨量非常大,在降低採購成本的同時,對整條供應鏈擁有絕對控制權。通常,1個SKU會分配給若干供應鏈企業負責生產。Costco採用按市場需求分批生產的策略,使得庫存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當某產品銷售超出預期,再由多個供應鏈企業共同加工,快速完成。30%貨品直接由生產廠商送至門店,70%送至中心庫,商品盡量不再拆包,倉儲式陳列的賣場布局,大包裝的整包售賣,庫存就存放在銷售區上方的貨架上,攤薄了庫房費用。
Costco的庫存周轉天數,比沃爾瑪和亞馬遜少1/3,甚至比擁有強大自營物流體系的京東電商少20%。(圖4)
|
Costco |
Walmart |
Amazon |
京東 |
庫存週轉天數(天) |
31.36 |
45 |
44.88 |
38.71 |
銷售毛利率 (%) |
10.55 |
25 |
35 |
15 |
圖4 各企業的庫存周轉天數
差異二:盈利水平只與會員數相關
會員制,是Costco在形式上與通常超市的主要區別,用戶需要預先支付定額會員費成為會員。只有會員或有會員陪同的家人、朋友,才可進入Costco賣場消費。
Costco根據通貨膨脹率及市場情況對會員費進行不定期調整,個人會員每次調整額度為5美金。(圖5)
上漲年份 |
2000 |
2006 |
2011 |
2017 |
漲後價格(美元) |
$45 |
$50 |
$55 |
$60 |
圖5 Costco歷年會費
根據Costco公布的消息,2017年6月,個人會員年費將由$55上漲至$60,精英會員由$110上漲至$120。(圖6)
|
個人會員 Gold Member |
企業會員 Business Member |
精英會員 Executive Member |
年費(美元) |
$60 |
$60 |
$120 |
權益 |
免費提供一張附卡 |
免費提供一張附卡 企業會員帳戶下可添加個人會員,加一人加價$60美元,免費贈送一張副卡。 |
免費提供一張附卡 在Costco消費享消費金額2%反現,上限$1000美元/年 |
圖6 Costco各種會費與權益
Costco 會員制模式與傳統零售模式以及服務中介模式相較,不同之處在於:
傳統零售行業,利潤與商品售賣直接相關,所以需要考慮進貨價、售賣價、銷售量等。如Walmart通過大宗採購降低進貨成本,構建強大供應鏈及物流體系壓縮運營費用,核心是增大利潤空間。Costco更加單純,預先收取定額會員費,盈利水平只與會員數相關,與銷售商品、毛利水平沒有直接關係。(圖7)
類型 |
獲利模式 |
傳統零售行業 |
利潤=商品價格-成本-費用 |
Costco |
利潤=會員數×會員費單價 |
圖7 獲利模式
|
Costco |
京東 |
單客平均年消費金額(美元) |
$ 2439(不含會員費) |
$ 419 |
圖8 年消費金額
Costco會員服務模式
Costco商品種類不多,只有3,800種,而沃爾瑪的種類是10萬種。種類少一點,可以更專注質量,好而不是多。同樣的東西放在同一個位置,每年可以多賣15倍。這樣就很有效率。
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兩種模式:
- 用不同的服務服務於不同用戶
用一種或一些服務滿足特定人群的服務需求,再用另外一些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服務需求。此模式適合用戶龐大的市場,例如音樂、視頻,用不同的服務內容服務於不同的目標客戶(用戶也許有重疊,但不是完全重疊)。
- 為同一群用戶提供不同服務(真正地以客戶為中心)
先維護住一群用戶,不斷地為其提供不同的服務。例如Costco從超市服務拓展到輪胎、加油等。此模式適合用戶穩定的市場,如美國。
東西便宜一點,但是又能賺更多的錢
- Costco貨物擺放
Costco的商品陳列有別於其他流通賣場,以棧板(托盤)為單位,原則上一個托盤僅陳列一個商品,滿棧板陳列,堆放得很高。這樣就把人工作業成本減到最低,同時還能實現大量銷售。90%的東西是會員本來已經要買的,另外的10%是被吸引購買的。Costco貨物擺放很有學問,裡面沒有什麼標籤,也沒有路牌,要找的東西不能就找到。不希望會員進來找到要買的東西後馬上走掉,在每一個角落都有免費的點心、小小的樣品,充分滿足客戶尋寶的購物樂趣。最受歡迎的物品都放在最裡面,這樣當人們在找他們需要的商品時就可以沿路看到更多的物品,這一路可能又有購物。賣場內的手推車很大,可以裝很多的東西。每一次每一位會員進來,他們平均花的錢是130美元。
- 不斷的改變、更新,便宜但儘可能銷量大
有一點很重要,怎樣才能儘快讓會員把商品買走?在Costco當一個商品採購人員是不容易的,有時候買太多了,有時候不夠,但依然要一直買。Costco期望買對的產品,就是還沒有看到商品之前,採購人員已經知道進的商品是會員喜歡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來售賣商品。Costco本地公司的經理每天都在搬動,把不同的產品放到不同的地方。他們希望會員進去的時候像是在淘寶一樣,就是要找東西,給會員一個好的體驗。聖誕節在12月,可是Costco提早幾個月已經把聖誕所需的貨物放在賣場了。9月、10月的時候就開始賣聖誕節的東西。12月的時候,Costco的聖誕已經過完了,在亞洲地區將會看到春節的熱門應景商品,總是在提醒著會員期待下一個重要節慶的來臨。因為商品種類有限,Costco需要不斷的改變、更新,這樣會員進來的時候,他們才會覺得高興,有新鮮感。例如有一種花生產品,以前的罐子是圓的,現在是方的。同一個盒子,可以多裝八盒花生。僅僅改進了包裝,Costco每年可以多銷售幾百萬美元。對Costco的會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價錢,對的價錢、好的價錢。Costco的商品可能不是最便宜、最廉價的,但價格對會員來說是最實惠的,會員希望的就是這個。Costco的招牌熱狗汽水組合非常便宜,卅多年來一直是US$1.50,同樣的價錢賣了30餘年,賣出去幾億萬份的熱狗。有人曾找到CEO,說有方法可以多增加7,000多萬美金的收入,只要熱狗汽水組合加價5分錢,幾年下來就可以多創收。可是CEO說,我們要的不是加這個價來賺這筆錢,而是在這個基礎上再減5分錢,看看有沒有辦法為我們帶來7,000多萬的美金收入。這和傳統的經商思路是相悖的。
更多精采文章
- 專欄 物流產業明日之星:台灣電商物流產業
- 專欄 全球COVID-19效應衝擊快銷品供應鏈之變革
- 專欄 透過多元物流服務擴大銷售
- 觀點 由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 思變的世界工廠下一站開往哪裡?
- 專欄 新零售的精準行銷四部曲
- 專欄 走出去 讓格局更大
- 封面故事 供應鏈造就嬰童鞋服的“錢途”
- 封面故事 直播帶貨 逆向物流保衛戰
- 封面故事 未來小家電 決勝供應鏈
- 國際物流 馬來西亞服裝及配飾市場
- 國際物流 NEWS:台灣、日本、歐美
- NEWS 5噸小貨車管理條例修法 運輸物流用車載更多
- NEWS 勝斐邇技術支援菲律賓設立世界級自動化冷鏈倉
- 封面故事 “百貨店代行”新玩法怎麼玩?
- 專欄 從剛到柔鞋服行業如何向死而生
- 焦點報導 應用AI機器人提升效率致力日用雜貨物流進化
- 專欄 商社物流如何獨步於行業?
- 專欄 物流美妝業增值的關鍵抓手
- 封面故事 智能家居的物流智能了嗎?
- 專欄 服裝行業分揀新突破
- 國際物流 麥肯國際物流加倍設立GMP倉儲 及低溫儲存服務
- 封面故事 智慧科技為鞋服供應鏈提供創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