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07期-2020年10月] 智慧科技為鞋服供應鏈提供創新能量 / 智能家居的物流智能了嗎?

[封面故事] 智能家居的物流智能了嗎?

 

智能家居 物流智能 物聯網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封面故事

 

智能家居的物流智能了嗎?

文/編輯部

 

“智慧”為傳統家居注入了新的生命,也在考驗著“玩家們”的供應鏈及物流能力。

 

 

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為智慧設備帶來的便捷生活所傾心,如今這已經成為了最平凡不過的現實。

五花八門的
智慧家居行業
這一切都歸功於“智能家居”。懶人經濟發展到今天,除了消費者“懶”的內因推動外,家居的智慧化功不可沒。從智慧手機到智慧音箱,再到掃地機器人等,經過“物聯網”的加持,如今生活的周邊一切走向了智慧化。市場數據也在印證著這一點,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僅包括後裝市場,具體見圖注)為3,257.4億元人民幣,預估2019年為5,819.3億元人民幣,未來仍將持續保持在20%的增速以上。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 2019年全球智慧家居市場》預測,到2019年,消費者在智慧家居相關硬體、服務和安裝費用上的支出將達到1030億美元,並將以11%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的1570億美元。報告預測,2019年設備銷量超過8.8億台;設備支出550億美元,占總支出的54%,並將以10%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的810億美元。 (圖1)
 
圖1 各國智慧家庭應用產品使用比例圖
 
 
 
圖2 全球智慧家庭硬體裝置與服務市場規模與成長率
 
 

入局的玩家更是五花八門。整體來看,元器件提供商、中介軟體供應商、智慧家居廠商、AI技術提供商、運營商、雲服務商、作業系統等行業構成智慧家居產業鏈,而與最終產品直接相關的,主要集中在如傳統的老牌家電企業如台灣的大同、歌林、聲寶、東元等;中國的海爾、長虹、美的等,也有強勁中生代如小米、艾瑞博、BENQ、友訊科技、燦坤,以及跨界巨頭如D-Link、奇美、中國電信等。

這些企業或憑藉自身在傳統電器方面的出眾實力,或依靠互聯網技術等新興技術的加持,紛紛在打造屬於自身的平台,同時聯合合作夥伴以期能夠實現家居服務的閉環“生態圈”。例如海爾通過與美國GE Appliances、紐西蘭Fisher & Paykel、卡薩帝、統帥、日本AQUA等品牌整合,實現智慧產品體系基本全面覆蓋;小米則是通過多種方式不局限於投資等,讓更多的協力廠商智慧硬體廠商得以使用小米IoT平台所提供的標準和統一API介面;中國電信則是以自身在光纖寬頻和IPTV業務的優勢從機上盒等硬體端切入,完成智慧家居的業務佈局。

當然,這些企業擁有出色供應鏈及物流能力。家電、半導體行業作為標準化程度高、行業發展成熟的行業之一,其生產模式與汽車行業模式大同小異,因此在汽車行業孕育的供應鏈、物流理念和模式也能夠快速地應用於自身。而作為業界的佼佼者,海爾、小米等企業在供應鏈及物流的運營能力更是成為了各個領域學習的對象,例如日日順物流作為為數不多從企業物流轉型為物流企業的個案,同樣是被研究的經典物件。

 

企業供應鏈
物流需求升級

而隨著商業模式的更迭和發展,企業也在不斷對供應鏈和物流進行升級,由此也誕生了更廣的需求。例如新零售、直播等業態的滲透,開始不斷要求品牌擁有直達C端的能力。不過如今電商物流已經相當發達,專業的協力廠商物流服務得以讓品牌商們能夠專注於設計、行銷等環節。同時,協力廠商物流企業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品牌提供交付體驗,也開始不斷嘗試後端送裝服務,例如德邦針對性地推出了快遞送裝分離模式,憑藉自有的送裝團隊,完成大件的“最後一公里”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物流設備商也迎來了更多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分揀方面。家居包裹由於商品自身屬性的問題如尺寸、重量等,現有針對小件包裹的分揀設備很難滿足需求。對此,不少企業開始了在這方面的探索,但目前而言仍以人工為主,畢竟大件家居的網購滲透率僅為10%左右。

 

智慧供應鏈建設

更大的機會在智慧供應鏈的構建中,尤其是智慧工廠等環節的建設。或出於人力成本或出於效率的考量,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或正在準備升級智慧工廠,例如老牌的知名電器企業如海爾、美的、格力等等。不過智慧工廠的建設並非只是簡單地將人以機器替代,而是從供應鏈層面來設計生產製造、物流等各個環節。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