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11期-2021年6月] 冷鏈 繼往開來 / 速凍食品能否持續升溫

[封面故事] 速凍食品能否持續升溫

 

速凍食品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後疫情時代,憑藉疫情更加熱銷的速凍食品業,如何在回歸常態後,保持發展勢頭不減,還要更上一層樓。

 

     沉寂多年後,速凍食品在疫情的催促下重回大眾視野,此時台灣消費者能夠脫口而出地的品牌是桂冠、義美、元進莊、台畜、海霸王等;中國消費者能脫口而出的品牌非三全、思念、灣仔碼頭莫屬。前瞻產業研究院對北京消費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常吃的速凍食品品牌三全、思念、灣仔碼頭,選擇比率分別為32.0%、28.7%和28.0%。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分析,疫情期間,中國有26%的消費者在過去一年中,未曾購買過速凍食品,而這些新消費者在此後3個月重購的比例占到了30%。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速凍食品的增長速度有所趨緩,但仍處高位。如今速凍食品呈現怎樣的發展格局?市場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基於市場變化,速凍食品企業如何在競爭賽道中佔據上風,確保綠樹常青?

 

火爆的速凍食品業是何格局

     速凍食品產業出生在美國,快速成長於歐洲和亞洲,上世紀70年代,伴隨行業工藝在日本得到錘煉,速凍食品首先進入公眾視野。台灣在1990年代開始進入發展期,中國則是到了2005年,從萌芽到快速發展時期後,速凍食品開始了長達12年的整合期,整個行業一度“消沉”。經過前三階段的原始積累,速凍食品行業按下了高速發展快進鍵,尤其因“疫情”這一市場紅利吸引,速凍食品市場入局者數量與日俱增。從中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以“經營範圍含速凍食品”為條件查詢可以發現,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共登記註冊超8.1萬家速凍食品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狀態的企業超5.6萬家,新增速凍食品企業7,163家,同比增加63%。

     入局者眾一定程度上加劇行業競爭,但從發展層面而言亦說明速凍食品市場極具成長潛力。據Frost & Sullivan研究資料,中國速凍食品行業規模由2013年的82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19年的1,400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0.0%。其中,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速凍食品企業呈梯隊式佈局,形成產品銷路覆蓋各類終端的全國性行業巨頭、依託連鎖餐飲門店快速發展的區域性行業新銳,以及依託本地市場的地方性小微企業三大細分領域競爭格局。

 

 

B、C端需求的“反作用力”

     速凍食品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導致依附零售終端的銷售模式,滿足速凍食品企業快速發展倍顯吃力,亟需拓寬餐飲通路。在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4.6兆元的背景下,基於餐飲消費量不斷攀升,餐飲形式多樣化,速凍食品企業迎來拓寬通路新機遇,例如桂冠食品、大成長城、安井食品與撈王、呷哺呷哺、海底撈、王品等連鎖餐飲品牌合作;大甲乾麵、漢典食品開拓速凍米麵市場。為迎合發展趨勢,各速凍食品企業深耕速凍食品解決方案,以餐飲通路切入,搶佔B端市場增量。

     相比B端,速凍食品C端的需求更可觀,據統計,目前速凍食品C端需求占到了七成,尤其疫情突發,各類方便食品和速凍食品成了消費者宅家搶購首選。在天貓平台上,海鮮丸類總銷量同比增長1,675%,水餃餛飩類總銷量同比增長78%,即食火鍋總銷量同比增長144%,湯圓總銷量同比增長60%。家庭消費者逐漸養成對速凍食品的消費習慣,速凍食品行業蘊藏著極大的成長空間。

供應鏈基礎鑄就行業強者

     乘著“互聯網+”東風,速凍食品從線下向線上延伸,隨著冷鏈物流基礎建設逐步完善,冷鏈物流直接連接起產地與餐桌,形成從前端採購到終端客戶配送的全程供應鏈服務,將更好地為速凍食品行業保駕護航。例如,漢典食品等企業先後定位中央廚房概念,研發推出速凍菜肴成品及半成品,同時大成長城,發力餐飲端,逐步搶佔下游餐飲業速凍產品供給份額。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