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出版刊物 / 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 / [第120期-2022年12月] 流通+電商 次世代物流 / 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觀點] 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電商 物流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新冠疫情持續刺激下,台灣電商市場發展蒸蒸日上,形成由外商和本土大型電商品牌主導的格局,各大平台紛紛推出不同策略,搶佔市場。新冠病毒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習慣,帶動電商蓬勃發展。企業對消費者(B2C)電商市場百家爭鳴多年,現在逐漸由領先品牌主導,並形成兩大陣營,其中外商以新加坡的蝦皮(Shopee)為代表,台灣本土品牌則以momo和PChome為主,雙方各有優勢,競爭激烈。目前,台灣電商市場依然穩定增長。根據亞馬遜(Amazon)於2022年6月公布的台灣電商市場調查報告,台灣整體B2C電商市場的規模,自2021年起每年增幅為9%,到2025年將達到6,830億元新台幣。

        台灣消費者使用網購平台的習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5月公布的2021年零售電商消費者行為調查發現,高達九成消費者最常在綜合型電商平台購物,超越實體零售網購渠道的35%,以及第三方外賣平台的28%。此外,有八成的消費者都在常用電商平台購物,反映出平台忠誠度的重要性。台灣消費者最常用的五大B2C平台複選,依序為蝦皮佔比61%,本土品牌momo和PChome緊隨其後,分別佔59%和43%。深耕台灣市場的元老級電商Yahoo(雅虎)購物中心曾盛行多年,現僅剩23%,第五名為東森購物,佔12%。

        兩性消費者的偏好方面,女性特別偏愛蝦皮與momo,分別佔65%和60%,男性則集中於momo、蝦皮與PChome,分別佔58%、57%及51%。

        手機購物方面,92%消費者有手機購物習慣,最愛使用的網購平台依然是蝦皮,佔64%,其後依序為momo購物40%、PChome購物27%、Yahoo購物中心14%及PChome商店街11%。

        港資電商物流公司任意存(BOXFUL)近期進行問卷調查,蒐集數百位台灣網購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進行分析,於今年4月發表《2022網購&物流議題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免運費」、「到貨時間」都是影響消費者轉換下單的重要因素,八成以上受訪者同意「免運費」能夠增加購買意欲,近三分之二則認為「當天到貨」能提升下單意欲,但僅31%願意多花額外運費加快出貨速度。

        然而,電商平台各有優劣。在流量及產品選擇方面,蝦皮奪冠毫無懸念。蝦皮於2015年以三大策略開拓台灣市場,成績亮麗。首先是免運費和補貼運費優惠,不僅消除買賣雙方在意的痛點,更有效增加消費者的忠誠度,進軍台灣市場僅年半便招攬了1,000萬名會員。不過,蝦皮知道補貼運費不是長久之計。蝦皮與傳統電商的最大差異,在於更早預見手機購物的商機,大打補貼戰之餘,也持續優化用戶的應用程式體驗。蝦皮發現,用戶成功賣出商品後,會較多使用其應用程式,頻密度較未有賣出商品的用戶高60%。此外,忠誠度較高的用戶,平均每日會開啟應用程式4至5次。該平台的成功關鍵,在於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以及方便好用的賣家功能。蝦皮最後一個策略是擴大版圖。從「蝦皮拍賣」發展到「蝦皮購物」,不單是名稱更換,也意味著營運模式由消費者對消費者(C2C)的拍賣,走向企業對企業對消費者(B2B2C)的商城,為消費者帶來一站式流動購物體驗。不過,蝦皮也是賣家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在蝦皮平台上,賣家眾多,若商品未能突圍而出,難免會削價競爭,導致利潤降低。

富邦集團momo
        富邦集團旗下的momo是台灣本土電商龍頭,一直善用折價券、促銷以及無條件退貨等優惠吸引顧客,也因為各種活動提供「折上加折」,培養了一批忠誠客戶,尤其是在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女性市場,更搶佔了不少比例。一直以來,momo致力推動平台的品牌和產品多元化。截至2022年第一季,momo平台的品牌數目已突破23,500個,商品最小存貨單位(SKU)達400萬個。此外,該平台持續提升物流運輸效率,積極在全台灣部署倉儲物流,預計到2022年底,在全台灣的「衛星倉」將增至50座、「自動化物流中心與主倉」則增至19座。此外,momo看準生鮮電商產業開始起飛,近期將旗下的「5小時超市」優化升級,推出雙北(台北、新北)地區3小時內快訂快到的「超市快配」服務。2021年,momo營業額為新台幣883.97億元,成長率為31.55%,獲利率達3.71%,在進入下一階段增長期之際,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決定親自掌舵momo,似為momo的下一階段發展「定錨護航」,並打造「mo幣生態圈」。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訂閱雜誌    回前頁

 

更多精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