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智慧物流的另一半 廠內物流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如何讓商品滿足市場的需求,緊隨用戶的步伐,在端與端之間,廠內的生產及時供應與廠外的高效運輸配送同等重要。廠內外物流相互作用方能共同搭建智慧物流一體化服務
“智慧物流”一說對大眾而言已並不陌生,伴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產品流通體量的大規模增加,對於各物流企業的前端生產及供應將會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廠內物流發展背景
近幾年,隨著智慧物流的不斷推進,廠內物流逐步成為物流企業所關注的重點。廠內智慧物流的發展不外乎受行業市場、國家政策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市場表現在,物流行業在近幾年不斷湧現的新型商業模式驅使下,物流運作模式不斷升級革新,大量的智慧化產品與先進的軟體系統被針對性研發,致使智慧物流朝多需求、高標準方向快速發展,廠內物流的智慧化改進迫在眉睫。
其次,在政策上,受到“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影響,兩岸的製造業及物流行業對於自動化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對需求巨大的物流市場發展,企業在整體物流各環節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企業如何實現“智慧工廠”、“智慧生產”、“智慧物流”則顯得至關重要。就目前看來,廠內智慧物流的發展已是必然,各大企業如何通過各種智慧化設備實現廠內物流的自動化,是當下極力要跨出的重要一步。
生產環節多元複雜
廠內智慧物流躍遷困難
面對市場的需求和行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的物流生產線都需不斷完善,進而達到自動化水準,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廠內智慧物流的落地卻存在很多難點。
對於物流供應商而言,如何為用戶企業提供一套完整的自動化廠內物流解決方案,從根本上滿足企業的相關需求是關鍵。在產品上,物流供應商需從企業的生產線和生產物流角度出發,結合產品的生產特點改善其生產過程,實現生產過程的高效視覺化;在管理上,物流供應商需從企業的整體運營方面入手,通過先進全面的系統服務,實現廠內各資源的完美協調達到利益最大化,這些都使得物流供應商在項目前期規劃及後期實施上面臨巨大挑戰。
其次,對於用戶企業而言,首先面臨的就是成本問題,企業自身的發展是否能夠支撐對於現有工廠的改造投資成本;另外就是大多數企業最注重的工藝問題,在現有工業環節和生產物流滿足現有市場的情況下,智慧物流設備的引進對其生產線的改造,可能會致使企業的工藝有相應的變革,這點往往是企業無法接受的。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更多精采文章
- 專欄 智慧物流十八般武藝 上場
- 專欄 無人時代 人機協同才是正道
- 專欄 行業盛會助力各方零距離接觸
- 封面故事 電商們的黑科技
- 封面故事 智能物流發展 從亞馬遜的KIVA談起
- 封面故事 專注系統集成,力創最佳品質 —台朔重工
- 封面故事 揭開亞太物流地產面紗
- 封面故事 成熟+創新 步步為營打造專業品牌 —鋒馥集團
- 國際物流 以中藥的根治精神 追求製造工序自動化
- NEWS 物流員是10億包裹時代的推動者
- NEWS GLP普洛斯設立56億美元 日本最大物流開發基金
- 市場點擊 『黑科技』助力用戶 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
- 市場點擊 高性能分揀系統 成為使用者核心
- 封面故事 綠色物流地產 發展方向與建議
- 專欄 使用者視角下的『智慧物流』
- 焦點報導 2018日本物流考察團 紀實 Part 2 考察日本物流現場 探索改善之道
- 封面故事 匠心服務於智慧物流領域 —海康機器人
- 特輯 地理柵欄與無人載具 在物流產業的應用系列報導二 無人機在物流業的應用
- 專欄 關注亞洲市場,陪伴客戶成長 —專訪 利豐供應鏈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北亞區執行董事 Dominic Gates
- 專欄 2019年貨運產業的展望 法令適宜、科技投資、服務多元 三方助力因應嚴苛未來
- 觀點 現代物流設施的智慧物流生態圈
- 封面故事 智慧供應鏈的構建
- 封面故事 快人一步,智領倉儲,共創未來 —上海快倉智慧科技
- 國際物流 Lazada 雙11及雙12創新紀錄 維持東南亞電商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