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產業延伸真的水到渠成嗎專訪天環集團副董事長 林錦增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封面故事
產業延伸真的水到渠成嗎
專訪天環集團副董事長 林錦增
文/編輯部
在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地區中,大量的傳統批發市場和食品商貿流通已經轉型為集商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於一體的模式,這也是目前冷鏈產業正在探索的方向。如今,我們在中國市場找到了成功轉型的先行者。從時間、地理位置、產業鏈三個維度看,天環從貿易起家,發展成為一家全產業鏈的全國性食品供應鏈企業,對行業內企業發展與轉型都有積極的啟發價值。
個人簡介 林錦增,2004年赴澳大利亞,進入位於悉尼的麥考瑞大學攻讀會計和金融專業,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於2009年學成回國進入南京天環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參與經營和管理,現擔任南京天環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
“小、散、亂”一直是中國冷鏈行業的特點,中國冷鏈企業在試圖甩掉這些標籤時,卻也被“投資重、回報週期長、貨主難尋”等原因不斷地澆滅熱情,行業轉型迫在眉睫卻步履緩慢。
我們不妨看看日本、台灣等地,最典型的以日本橫濱果菜批發市場橫濱物流中心為例,該物流中心位處批發市場內,由批發商與第三方物流公司投資,批發市場內除了批發蔬菜水果外,還包括肉品、花卉等冷鏈商品。在市場內建立多溫層的物流加工配送中心,並逐步擴大服務超市和餐飲等產業貨主的需求,使得流失的市場,再次回增。橫濱果菜批發市場是同行業中第一家建立物流中心的企業,這一模式的成功實行,使得許多企業都在效仿,並激化了整個市場的競爭。因而,橫濱物流也在不斷創新,增加了中央廚房與截切服務。
轉型先鋒
天環集團
橫濱果菜批發市場從傳統的批發市場延伸至物流和商流,對於流通批發與冷鏈物流服務行業而言,這樣的轉型非常超前和獨特,成為一個非常創新的標竿。
天環集團已經完成了從傳統批發市場到物流、商流、資金流、資訊流為一體的新型農產品(凍品)供應鏈平台的轉型升級,以一組數據就能看出天環集團的“實力”:上海洋山港進港70%冷凍肉類為天環集團所有;截止目前,天環集團使用、在建和規劃中的冷鏈倉儲容量達到了210萬噸,為目前民營企業中規模最大。這也是為何本刊認為這個擁有30多年發展史的民營冷鏈企業,能夠作為標竿案例的原因。為此我們專程前往天環集團,希望能夠為冷鏈行業發展找到些許建議。
第一、第二曲線的建立與發展
成功地向產業的上下游延伸,前提是原有業務基礎牢靠。天環集團之所以能夠從商貿發展出物流和商流,再到供應鏈,也是基於每一條業務線的充分發揮。
天環集團副董事長林錦增,用了幾條曲線來概括了集團的發展。第一條曲線是國際貿易,天環集團目前已成為了冷凍肉領域的最大民營企業,不過由於行業門檻低,市場競爭如今也變得相當激烈。於是天環集團決定從貿易轉向實體投資,興建冷凍品批發市場和大型冷庫,即形成產、銷綜合型企業,這便是第二條曲線。
“第二條曲線是第一條曲線的延伸,兩條曲線有著互補關係,不過隨著消費主體的改變,第二條曲線也會被改變。”林錦增笑著說道,“例如90後、00後的飲食習慣已經發生改變,於是越來越多的中央廚房誕生了。因此,天環集團也順應趨勢開展了中央廚房的服務。”
在這兩條曲線的發展過程中,天環集團進一步建立和鞏固了自己的優勢。先是自行建造、運營冷鏈倉儲,在解決自身倉儲壓力的同時展開了代理業務,幫助客戶提供倉儲運營、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服務。
又通過收購南京大型國有企業南京肉聯廠擁有了商流,新增了批發市場的功能。林錦增表示,天環集團在擁有了商流後,無論是自營還是代理的業務,在面對市場風險時能夠表現得更加遊刃有餘。而不同於市場上圈地的做法,天環集團更為務實,穩紮穩打,致力於打造凍品產業生態圈,促使整個行業良性循環發展。
林錦增明確表示,從商貿到物流,天環集團所擁有的每個業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進行的。而且,在每個業態被證明成功之後,天環集團才會尋找合適的機會進行複製。“一方面我們都是重資產投資,大規模、快速地複製反而會拖累我們的步伐。”林錦增解釋道,“另一方面,天環集團的優勢是依靠穩定建立起來的,我們會恪守這樣的傳統,同時也保持著對產業變化的高度敏感。”
林錦增還舉例說明了天環集團的優勢。例如針對客戶服務,首先天環集團的巨型倉儲容量和商貿功能就形成了相當高的壁壘,幫助客戶綁定銷、存,並且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消除客戶資金壓力,自然也就獲得了客戶的青睞和牢固的信任。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雜誌。】
更多精采文章
- 專欄 百花齊放下冷鏈「殊途同歸」
- 專欄 為更好而改變 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 不要被騙了冷鏈模式創新已達冰點 企業回歸本質吧
- 專欄 後疫情時代下的冷鏈物流發展趨勢與需求
- 專欄 再問新零售 『盒馬』有什麼魔力?
- 焦點報導 賣魚從零開始自動倉庫發揮最大效益—名昇海產高雄物流中心
- 封面故事 生鮮批發市場與在家吃火鍋的碰撞
- 封面故事 手搖奶茶店是冷鏈的新增長點嗎
- 封面故事 讓買菜像自來水一樣轉開就能享受“生鮮”
- NEWS 台灣
- NEWS 新冠肺炎將如何改變中國新鮮食品產業
- 市場點擊 完美適配冷庫通行口的竅門
- 專欄 人生五味缺不了調味品供應鏈的變革
- 封面故事 推動聯網技術改善冷鏈物流管理
- 市場點擊 台灣全日物流為客戶開發中國及一帶一路市場
- 專欄 戰疫物流系列報導之一 供應鏈質變
- 國際物流 馬來西亞GoLog為農漁民鏈接平台
- 專欄 從全球冷鏈的格局觀探討中式冷鏈基礎模型及配套佈局
- 市場點擊 大東羊食品(鮮活實業)引進邰利的全新環保節能保溫車廂全力開發連鎖茶飲配料通路
- 觀點 新零售策略規劃客戶為王的4.0世代 3
- 國際物流 批發行業的生存之道必須成為物流資訊平台 三菱食品的供應鏈戰略
- 封面故事 中央廚房能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 專欄 產地直銷保鮮了嗎?
- 封面故事 從地頭到餐桌我們關心的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