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台灣流通與物流產業發展概況
今年5月,天下雜誌發布了台灣2015年2000大服務業營收調查,此外,我們也從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發佈的2015年業界地圖中,從數字中觀察一下台灣與日本的物流與流通業產業景氣概況。
201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3.7%,製造業總營業收入為新台幣27兆9166.81億元,成長率達4.36%,平均獲利率為4.88%,是台灣製造業豐收的一年,睽違已久的成長,讓台灣製造業展現強韌的活力。
服務業總營業收入為新台幣9兆4063.52億元, 成長率達6.74%, 平均獲利率為3.92%。海運及船務代理業平均營收成長率為8.44%,平均純益為13.11億元,平均獲利率為11.74%。倉儲運輸業平均營收成長率為6.76%,平均純益為2億元,平均獲利率為5.09%。
從台灣倉儲運輸業整體來看,成長率與獲利率都在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平均值以上,其中獲利率突破10%以上的有嘉里大榮物流、統昶行銷、高明貨櫃碼頭、遠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四家,23家企業都有成長,其中10家企業營收成長率都在10%以上,只有7家企業負成長,證明產業的發展還是良好的。(表1)
台灣的電商產業,如同世界潮流一樣,勢不可擋,電子商務業平均營收成長率為9.7%,平均每家企業純益為6.81億元,平均獲利率為8.66%。科技讓移動通信更快更方便,在4G的時代裡,使用智慧手機來做移動購物成為主流,發展快速,富邦momo挾實體門店、電視購物與電商通路,成長快速,複合收入約達238.97億元。台灣最大的電商企業網路家庭PChome,業績成長率高達21.93%,營收達新台幣198.85億元。台灣的百貨零售業整體來說,在2014年營運成績也發展的不錯,百貨批發零售業平均營收成長率為4.41%,平均純益為7.81億元,平均獲利率為5.95%。其中連鎖便利店的龍頭老大通一超商7-11,店數達5000店,總營收達新台幣2079.89億元,成長率達3.68%,獲利率達4.37%;超市的龍頭老大屬全聯超市,門店數達747家,總營收達新台幣760億元;百貨公司中新光三越百貨公司總營收達新台幣229.77億元,成長率達6.35%,獲利率也達15.25%。從表中可看出,行業的前兩大,營收與獲利都不錯,排在第三名以後的就不理想了。(表2)
電商是傳統零售業的另一個銷售通路,它完全不同於傳統零售業,套一句阿里巴巴馬雲的話:“台灣的企業家們,你們都太老了,電商與創新要交給年輕人來幹!”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與天貓年營收約新台幣4兆6550億元,京東商城年營收約新台幣1兆3010億元,兩家公司的年成長率都在50%以上,兩岸以京東商城對PChome比較一下,營收相差54倍,台灣的電商業務,還也真的是要交給年輕人來幹才行,用傳統零售業的老幹部們來操盤電商業務,都做得很不理想,是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吧!大家把電商當成傳統零售業的附屬通路來運營,一切先考慮是否影響傳統門店,來發展電商,而不是將電商與傳統通路徹底分割。從事電商,必須先做大流量,增加重購率,不在乎是否營利,因此要不斷的燒錢,又不斷的虧損,只為流量與重購率,企業價值是在股票市場呈現的。大陸淘寶、京東、唯品會等電商的員工平均年齡約為25歲;日本電商的員工平均年齡約為33歲。
日本流通與物流產業發展概況
日本國內店鋪零售額(百貨超市便利店)約130兆日圓,而電子商務市場在2013年度,達9兆5130億日圓,較前一年成長12.5%。郵購與電視購物的營收總額也達到5兆4100億日圓,較前一年成長6%。經濟發達國家產業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各種零售業態都存在很久,已在人民中建立信賴感及方便性,因此就算電商發展迅速,對總體店鋪零售業營收而言,也只佔11.5%而已,但電商高速發展也是現實,各門店零售企業也都在發展電商業務,特別是總和性商社如伊藤忠、三菱、三井等大型商社。(表3、4、5)
生活協同組合是日本相當重要的一種組織,由會員組織在一起,成為一種共同生活消費的合作社,會員集體通過共同企劃,共同採購,共同監督、共同消費的模式,它可以透過郵購目錄、打電話或透過電腦與手機來下訂單採購生活上的種種東西,包括生鮮食品與服飾及生活用品等。日本總共有48個主要的生協團體,年營收規模為2兆6859億日圓,會員數2194萬人(家庭),它也有實體門店coop,目前,與連鎖超市激烈競爭下,生協店鋪總體減少僅剩1000店,但宅配到家的業務數量大幅增加,總體營收有微幅成長。
我們特別敘述日本生協的用意是:電商是一種業態,生協組織也是一種業態,在生鮮品銷售到家方面,生協的商業模式相對於電商更具優勢也更為穩定。
日本電子商務產業2013年度有兩位數的成長,業務的擴大,今後2-3年內宅配貨物將突破每年40億個以上,在消費地附近的高機能倉庫將會增加,但因大型電商企業的要求,激烈競爭結果下,運費持續往下降,宅配公司利潤成長有限。此外,因日本國內市場有限,加上市場低迷,往國外發展已成為日本企業發展之途徑,跨境電商業務的蓬勃發展,加上國外部份國家的經濟高度成長,
促使日本企業更快速前往海外,特別是前往東南亞國家,採取合併或併購當地企業以取得海外市場。日本製造業的生產據點持續往海外移,因此多國間供應鏈物資的倉儲及運輸非常重要,構築供應鏈體系將成為日本物流企業的發展重點。日本通運併購了NEC物流後,取得了台灣UNIQLO的物流業務,日本通運也在中國取得日系車輛零部件的物流業務,積極展開全中國的供應鏈布局。
YAMATO宅急便,2013年度(日本會計年度2013年4月-2014年3月)宅配貨物量達16億6587萬個,持續的成長,讓雅瑪多開始發展全新一代物流體系,以沖繩機場為YAMATO亞洲轉運站,發展出“CHRO NO GATE與 GATEWAY”運營方式,從事跨境電商、維修清洗、流通加工、物流作業與宅配業務,從國際來的貨物,當天就能在同一棟大樓內完成保稅查驗、檢驗檢疫、報關、物流作業與出貨宅配到家。
雅瑪多在日本全力開發綜合物流大樓,發展日本國內物流業務,也將這體系做為往亞洲地區的核心物流業務。上海雅瑪多宅急便去年將合資的中資股份完全收購回來,事權統一了,目前正在增資打算重新再次的全力發展冷鏈宅配業務。雅瑪多近年也陸續投資了新加坡宅急便與香港宅急便的宅配業務,目前業務穩定發展中。在台灣部分,僅作為股東與指導後,讓統一速達自行依據雅瑪多的核心宗旨發展,台灣統一速達宅急便發展順利,僅用了4年就轉虧為盈,2014年的營收也將近新台幣92億元,獲利率達3.7%,台灣的成功發展讓日本雅瑪多吃下一顆定心丸。
佐川急便在台灣與新竹物流合作,但並沒有股份關係,在大陸,則是與大眾交通集團合作,發展快遞宅配業務,發展的並不順利,主要是因為大陸的宅配快遞費用實在太低了,根本無法競爭。佐川急便在日本的宅配量僅次於雅瑪多,全年達12億1878萬個,佐川急便與雅瑪多一樣,也在全力發展多功能的綜合物流大樓,發展跨境電商物流與流通加工業務。
日立物流隸屬日立控股集團,它是一家純粹的第三方物流,目前主要的商業模式是承接貨主的物流作業委託,日本的狀況是,由貨主租賃或投資倉庫,貨主並投資物流自動化設備,在整體委託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操作,這樣一來,資產是屬於貨主擁有或租賃的,現場的作業人力是屬於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貨主支付第三方物流公司運營管理費,達成共贏效果,日立物流的管理經驗及品質,讓貨主信賴,因此,日立物流已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物流代運營公司。
雖然日本經濟歷經20多年的低迷,但是日本企業基本上還是強韌的,日本商社還是富可敵國的。這一兩年來,日幣貶值,使得日本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又變強了,加上東南亞國家如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緬甸、印度等地區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日本企業加快佈局東南亞,製造業、流通業紛紛前往該地區發展,伴隨著的是物流業,日本商社投資的是流通業與物流業,跨國供應鏈物流的頻度愈來愈高,物流的投資將會愈來愈多。
更新日期:2015/8/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