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生活協同組合(以下簡稱:生協),是以家庭或個人宅配為對象,每周推出2500-3000種商品,包括牛奶、蔬菜、米、水果、肉品、調味品、服飾、海鮮、冷凍冷藏調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一家生協每日出貨量可達25萬個/件以上商品。最重要的是,有已知的會員客戶,每周會下已知的訂單,可以準備已知的商品,不追求物流速度,能夠達成最精簡的包材,無庫存、低成本的物流,做到最佳效益化。
Co-operative 合作社
組織的發展
“Co-operative (COOP)生活協同聯盟”,它是一群人基於節省與公平公正原則,向供貨商共同採購的團體,在1884年成立於英國。經過多年的演變,它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組織“國際協同組合聯盟(產業合作社)ICA”(ICA=InternationalCo-operative Alliance),如今,它已經有96個國家的生協、農協、漁協、森林組合、勞動者協同組合、住宅協同組合、信用協同組合等271個產業合作社組織加盟,組合員人數超過10億人。日本的生協組織成立於1879年,現在,日本生協的會員總數已超過2700萬人(家庭),年營業額超過日幣4兆日元,地域生協會員每人每月平均消費11,298日元,平均出資金額31,746日元。
Co-operative在各國有許多名稱,日本稱為:生活協同組合,台灣稱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在大中華地區,我們統一名稱暫且稱為“生活協同聯盟”(簡稱:生協 )吧!生活協同聯盟成立的宗旨是:以『出資、利用、運營』的基本原則,由加入者出資成立共同的非營利會員組織,以照顧農民,保護環境,促進產地直銷,利用群體力量,進行團購,組織要有嚴格的檢驗設備與機制,掌握商品品質,並配送到家庭。
生活協同聯盟的會長是透過選舉產生,組織的職員是聘雇,組織的運營經費是由商品買賣中的利潤產生,組織有盈餘,要分配給所有會員。要販售的商品是由會員與產地農家共同企劃的,以有機無毒健康的商品做為團購商品,來保障所有會員的健康幸福。
日本的生協組織,包括了生育、住宅、交通、養老、保險與生命等各領域。國際協同聯盟運動已持續百年,近年來,更因社會少子老齡化,也因郵購目錄、網購、手機購物的普及,有了更寬廣的發展。生協對商品品質的要求非常高,對農產品的要求是有機無毒,並經過透明的嚴格檢驗,確保食品安全,公開給會員了解,以取信會員。
■ 生協的採購的原則為:
• 三個基本:安全性、品質、低價格
• 五個附加價值:健康、美味、便利、環保、配送
■ 生協的採購基本理念是:
• 產地直銷:直接購買日本當地農民生產的農產品
• 協同:共同企劃共同購買
• 民主:自由決定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新日期:2024/6/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