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現代物流的資產—倉庫、運輸、數據中心與智慧科技,已成為產業的新競爭力,重新建構PI(Physical Internet)物理互聯網,建立標準,經過認證,多層互聯,萬物相連,重新建立供應鏈新模式。
物理互聯網PI(Physical Internet)
想像一下Internet互聯網是甚麼?我們的個人電腦PC,透過WIFI連接到公司內的伺服器Server,再連接到其他的伺服器,跨國境相互連結,相互溝通取得資訊,從點到線到面的傳輸(如運輸),個人電腦PC是輸入或輸出口,伺服器是節點(如倉庫),這些是看不見的資訊互聯網。近年來,物理互聯網PI(PhysicalInternet),已成為歐美日先進國家的熱門議題,在人力短缺、降低成本、共享、智慧科技與供應鏈區域化等課題,為社會與產業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而物理互聯網PI就成為解題的重要良方。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區執行長 詹斯敦表示:「在整個世界格局上,必須從單打獨鬥的時代,轉變到團體合作共享。現在的供應鏈的思維,是先不管你在供應鏈端負責哪一端,大家都需要在這社會裡,玩一個資源整合的遊戲。所以當大家都在同一個陣線的時候,都要認定什麼叫做價值,價值的體現能否幫助公司成長,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在這個價值環當中,體現在供應鏈物流相關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比如說運輸的成本,那運輸成本是不是可以透過科技及共享,來真正達到價值的創造。我們必須不斷的優化資產的利用率以及不斷的優化本身的單項功能,所以就是人才的價值體現跟市場價值要能匹配。對每一位專職人員,自己能產生什麼樣的價值,是必須要可以量化,而且是必須要扎扎實實,了解自己能產生什麼樣價值。」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提出了全球下一代物流系統“ PI (Physical Internet)物理互聯網”,其中的關鍵是:
● 超連接:組建和參與者在多層上緊密互連,最終萬物相連。
● 互連層:數字、物理、運營、業務、法律和個人。
物理互聯網是摸的到看的到的實體,實體是倉庫與貨車,讓倉庫網絡成為一張網絡,企業不需自建倉庫,而是利用倉庫來做最佳的供應鏈配置節點,有如Airbnb及攜程網等飯店訂房網,隨時預定;企業還應利用社會的貨車來做共同配送,以提升效益,有如Uber及ALLY TRANSPORT等共享運輸平台,即時運輸貨物;企業也不需自行建置雲端伺服器,而是利用中華電信及IBM等數據中心的雲端系統。
再想像一下,在製造生產端,建立了中衛體系(中心工廠與衛星工廠體系)的供應鏈,智能調度社會有PI認證的貨車,執行共同配送,經過PI認證的棧板與周轉箱可以交換。經過PI認證的倉庫,可以跨境租賃立即使用。在PI生態鏈裡的各企業透過互連層區塊鏈成就了超連接。在流通業也一樣,上游是供應商,下游是門店或個人,可以透過PI隨時租賃倉庫,可做大促期間空間調度;利用社會車輛做共同配送,讓車輛往返都能滿載運輸,節約人力與時間。現在,科技更加智慧,軟硬體設備更加便宜,共享已成為習慣,資訊數位化,人、貨、場萬物聯網。現在要思考的是“物理互聯網”如何變成平台,將物流形成一個共享資源,讓供應鏈更具效益。
供應鏈的節點
物理互聯網其中有一個關鍵節點,那就是“倉庫”,傳統倉庫已存在千百年了,就是儲存物資的地方,只要有堅固的牆壁與屋頂,能遮風避雨,有人看管安全就行。隨著社會的進步,倉庫不只是倉庫,它被附加更多功能了,它成為資本追捧的物流地產商,擁有全域覆蓋的倉庫網絡,也成為物流地產商的“價值創造”的新靚點。
全球的物流地產開發商,發展過程殊途同歸,挾著龐大資本力量買地蓋倉庫出租給客戶,將不動產證券化,賣給基金公司,再協助基金公司管理資產,當然也有先募資成立開發基金再去開發物流地產的。有了龐大的資產管理能力後,加上科技的進步與商業模式的轉變,廠房或倉庫的興建上也會更新反覆運算,不斷創新。這些物流地產業龍頭,一言一行都受到產業關注,各種新時代倉儲設施正在賦予新價值,特別是全球供應鏈的區域化、共用化、共創化、智慧化下,如今的客戶將會重新思考“低成本”、“準確”與“快速”,應是從整體供應鏈架構來考慮,成為物理互聯網中的節點。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新日期:2022/6/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