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2008年底,美國引發了世界金融危機,美國物流地產商普洛斯prologis公司,將其中國的全部物流倉儲與土地資產,出售給新加坡GIC政府投資公司,普洛斯公司現已是新加坡國家的資產了,對美國是危機,對新加坡是良機,事情有一體兩面,就看你如何看待,如今的普洛斯公司Global LogisticProperties(GLP),已是中國第一大物流地產企業,擁有1100萬平方公尺的國際化標準倉庫,遍佈中國33多個省市,有600多家客戶,主要是貨運業、國際物流業、家電業、製造業、流通業等,該公司已於2010年10月18日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都循序漸進,台灣從1970年代起開始發展,一直到2000年都是高速發展年代,產業從勞力密集到資本密集,從傳統工業製衣、製鞋、聖誕燈到高科技電腦光電半導體;流通業從傳統商店到連鎖商店到電子商務;物流業從傳統倉庫運輸到供應鏈物流,經歷了40多年。倉庫,大都是由地主自行興建及出租,非法倉庫還是佔據大部分市場。消費品零售市場的營業額,還是以商店的零售金額占絕大部分,電子商務中特別是網路購物,雖有大幅成長,但比起大陸來說,還是非常微小。
2013年,台灣超市龍頭企業全聯社,啟動了全自動化物流中心;7-11的統昶行銷公司,啟動了全省生鮮物流中心;全家的全台物流,啟動了現代化物流中心;UTI百及物流,啟動了新北市現代化物流中心;立興投資公司,啟動了台北港現代化物流中心;香港商利豐公司,啟動了瑞芳現代化物流中心;永聯開發,啟動了新北市現代化物流基地等等,這都代表台灣物流業即將升級轉型發展了。
國泰人壽看好台灣未來發展,將成為台灣版“普洛斯”
國泰金控集團的國泰人壽公司,看好未來台灣物流倉儲業發展及自由經濟示範區等政策利多,分別以新台幣60億元,購入永聯開發建設公司位於新北市瑞芳物流園區土地30萬㎡,以新臺幣13.49億元,向富旺國際開發公司購入桃園大園工業區約9,000坪(29,700㎡)之土地。台灣目前使用的倉庫,大都是傳統鋼構鐵皮屋,分布在基隆七堵,新北市五股、泰山、林口,桃園南崁、楊梅等地區,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不合法的倉庫,這些倉庫的建設大都由地主自行興建,品質參差不齊,無法滿足國際客戶所需,真正有大規模投資的只有遠雄桃園機場物流園區,還有一些零星稍具規模的小型基地,如勤益紡織南崁物流園區、厚生橡膠桃園物流園區、立益紡織桃園物流園區等,在台灣可供物流倉儲使用的大型基地極少,物流基地還必須在機場、港口、大型城市周遭,那就更難取得了。物流資產是屬於長期投資的,必須有低利率的龐大資金支持,一般企業是不會輕易跨入,它還要有專業的物流資產管理人員,沒有這些條件的話,是無法進入此領域的。
台灣自由貿易示範區、兩岸服貿協定將帶動兩岸的商業往來更加頻繁,網路購物的發展更加迅速與成長,國際企業將台灣作為中轉基地,台灣企業的轉型發展,將帶動台灣物流倉庫業的更大發展,提供國際化標準倉儲設施及大型物流園區空間已成為台灣工業地產的新主流。以普洛斯的發展來看,未來國泰人壽的物流地產項目將能在台灣,發展到超過100萬㎡以上規模,當客戶愈來愈多
時,供應鏈金融、設備租賃等,能夠想像的發展空間將可期待!
流通業教父 徐重仁任全聯超市總裁,物流的發展指日可待
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退休後,轉換跑道擔任商研院董事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蟄伏後,日前宣佈出任全聯超市總裁,重披戰袍返回零售通路業,徐總表示將啟動「流通業第二次革命」,為超市做出全新的市場定位,提供台灣消費者更好的生活方式,並訂下發展目標:2017年1000店 (目前700家)、2020年達到營收新台幣2千億元(目前700億元)的目標。徐總表示台灣超市還有很多創新的空間
可以發揮,未來透過提供消費者更舒適的購物空間、更多增加幸福感的商品、更安心的生鮮食品,以及更貼近社區的公益活動,啟動「流通業第二次革命」。
從徐總的「流通業第二次革命」來看,我們來解讀會有那些變化呢?徐總將7-11從零開始帶到5000店規模,從日本學習,帶進台灣元素,以貼近民眾的服務,提供“賣便利”的商店,後勤工作是首要,7-11全省的常低溫物流中心數達20餘個,其中“生鮮與熟食”是超市的核心商品,目前全聯超市只有兩處常溫物流中心,未來將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冷鏈物流是發展重點。在商流部分,跨入電商領域,擴大生鮮蔬果與增加熟食產品,讓全聯成為連鎖社區超市,將會成真!
更新日期:2014/2/28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