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智慧物流的源起與價值
美國IBM公司在2009年,提出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具有先進、互聯和智慧三大特徵的供應鏈,通過感測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和其它設備生成即時資訊的智慧供應鏈,並由此延伸出智慧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的概念。智慧物流就是整合物聯網、傳感網與互聯網,使物流系統各環節能模仿、學習人類的智慧,具有思維、感知、修正、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力,創造更豐富的社會價值。
物流的網絡實體系統
網絡實體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或稱虛實整合系統,就是網際網路與實體融合後的系統,其本質就是人、機、物的融合計算,所以又稱為人機物融合系統。物流行業已打造出網路+智慧自動化+實體物流的服務,藉由物聯網、自動化、資通訊、行動化等科技導入物流中心,提高入出庫、存儲、理貨、分揀、包裝、暫存、運輸配送與計價等作業效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並深化商品於各通路的即時分撥調度服務,包括多通路、存貨點,不必有太多存貨,減少人力物力虛耗,提高人員生產力、作業速度與多樣少量的處理能力。另外,透過連結物聯網從感測到消費市場需求、設計、下單、原料確認、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供應鏈上的每個環節都能夠透過網絡實體系統來相互對話,讓企業能夠瞭解狀況並即時因應,連結訂單到交貨,把握每一個商機,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降低存貨及縮短客製化產品的交貨時間,這也是工業 4.0 的概念。
採用智慧物流自動化的幾個主要目的:
- 預知性維護
基於即時數據,可以對生產和物流流程,進行事先主動的預測分析,人工智慧演算法可從這些模式中學習,然後預測機器內的零部件在未來可能產生故障的時間點,從而在出現故障前就可以更換它們,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最大化設備的正常執行時間。這部分在很多自動化相關系統集成商如研華、廣運、耀欣、三方等都已應用在醫療、輸送設備、門業等領域。
- 混合決策支持系統
通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來自動收集、聚合和預分析,這些混合決策過程比純粹的理性決策過程要好。混合決策支援系統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因為儘管在生產和物流方面有實現自動化和數位化的潛力,但許多流程仍然依賴於熟練員工,而人在未來也將在行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認知輔助系統來支援員工,以提高員工的生產力。
- 生產計劃和控制系統
生產計劃和控制系統的人工智慧應用,運用在生產流程的管理分析方面,包括智慧工廠、協同製造、人機協作的柔性生產系統等,以物聯網平台為中樞,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對生產流程進行管理分析,解決生產中所遇到的難題,並利用有效的數據,實時觀察工廠使用人工智慧的生產率和產量。人工智慧不斷收集和處理以前未使用的數據,從而解開過去分析過於耗時,並對維護和維修等方面進行改善。
- 改善物流運作流程
通過智慧科技,可以根本的提升物流作業效益。如:機器人可以用來優化智慧倉庫效率, 聲音定位系統可以提高識別和跟蹤的效率, 以AI為基礎的演算法,可以精準對自動化倉儲設備可能產生故障的偵測,蟻群演算法可以提升物流的分揀效率等。倉庫自動化中的人工智慧被用於預測特定產品的需求,基於此數據可以修改訂單,並事先將需求中的商品交付到需要的倉庫,這種對需求的預測和對物流的提前規劃意味著更低的運輸成本。
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的飛速發展
當美國超級電商亞馬遜物流中心的全自動化機器人小車KIVA公開亮相後,立即引起世界極大的震撼,黑科技橫空出世,讓產業界訝異於大數據的應用與縱橫無人的搬運模式。它能徹底改變揀貨模式;它能成為工廠搬運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它能成為貨運場分揀機;它還能成為停車場設備;它還有很多想像不到的應用。在世界各大物流展覽中,近年來最受世界矚目的自動化物流設備,當屬自主移動機器人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
AGV 和 AMR 區別
AGV 和 AMR兩者都可以實現物料運輸,但其相似性也僅止於此,AMR和AGV的主要區別在於,AMR本身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它可以通過感測器感知周圍環境並作出相應的決策;而AGV只是一個無人搬運車,一舉一動都依賴於中央控制系統的調度。
AMR的技術創新,主要還是集中體現在導航技術的先進性。隨著電腦技術、感測器技術、伺服控制等硬體越來越進步,再加上這幾年優秀控制及軟體人才不斷湧現,在AMR導航演算法上,不斷取得突破。研發一款智慧移動機器人,通過影像技術、雷射感測器等硬體支援,通過全新導航控制演算法,構建機器人周圍環境的三維地圖,使機器人佈置路徑更加靈活,調試更加容易。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新日期:2021/8/2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