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2021年5月台灣天下雜誌發布兩千大調查,調查了2020年度台灣製造業前1350大企業及服務業前650家大企業營收,數據中顯示,對比2019年製造業總營業收入成長率衰退0.06%,總營業收入達新台幣29兆8554億元;服務業總營業收入成長率成長2.68 %,總營業收入達新台幣10兆2291億元。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發生,航空客運、觀光旅行業與餐飲業遭受致命打擊,傳統製造業也受到極大影響。在危機中,資通訊、半導體及生技業、航空貨運、電商與快遞等行業卻大步成長營收亮麗,成為最大贏家。
智慧科技改變產業模式
AI人工智慧與IoT物聯網科技,正在改變傳統製造、流通與物流模式。AIoT監測製程間工序,大數據蒐集與分析各種訊息,依數據分析,智慧判斷做出決策,改變動作讓製程更聰明有效;工廠裡物料搬運銜接各個製程,搬運工作已逐漸由台車、輸送機或無人搬運車AGV改由自主移動機器人AMR(Autonomous Moblile Robot)替代,AMR還要銜接機器手臂、線邊庫、物料倉庫、工作母機等機器,機器間大規模協作,首先改變的是面板、電子業與螺絲業,機器互聯,打造出無人工廠;流通業裡新零售的商業模式,將線上與線下銷售融為一體全通路銷售,大數據分析出顧客在何時何地想要買什麼商品,可到線下門店購買或在線上下單購買,門店結合前置倉,庫存一體化,可在顧客下單後一小時內,由門店揀貨配送到顧客手上,全聯超市、家樂福等都在發展線上銷售,進行全通路行銷以及外送到家。物流服務業結合AI與大數據分析,已能做到顧客在何時何地會下多少訂單,提前到鄰近顧客地區設置多大的倉庫,需要多少作業人員,多少車輛,多久能送到,導入AI的黑科技,讓物流作業用更少的人,能夠更加快速精確完成工作,還能有更低的成本。物流地產商永聯物流開發公司,能提供智慧物流園區倉庫、自動化設備、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鏈金融與運輸服務,以資本將物流、資訊流、金流融合,讓資產成為服務。
物流黑科技
物流自動化系統有如人的四肢,裝上AI人工智慧大腦與IoT物聯網視覺及傳輸神經後,就能即時同步指揮四肢做搬運、輸送、存儲、分揀等動作,即時的數據反饋,靈活指揮控制效率,可以發揮用更少的人,做出更有效益的事。如:華苓科技將IoT成功應用在智慧農業與水產養殖上;永聯物流開發公司的電商倉庫,導入近百台移動機器人AMR、自動分揀機、輸送機及電子標籤聯動作業,最後再進入包裝系統完成作業;PChome在中華郵政的林口物流園區即將使用4萬多坪基地,引進全新智慧物流自動化設備,加上近百台AMR機器人作業,智慧科技的應用已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物流黑科技中,首推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全新的揀貨模式有了革命性改變,從“人到貨”的揀貨模式,轉變成“貨到人”的揀貨模式,將每人揀貨距離行走十多公里,減少到幾乎為零,節省了行走時間的浪費,可將揀貨人力減少一半以上,AMR機器人穿梭於物流現場,以數學運算邏輯開發出機器人調度系統,即時指揮AMR以貨到人方式,AMR承載貨架,自動搬運到揀貨人員面前,揀出訂單商品,這種貨到人的揀貨作業,較傳統效率增加50%以上,效益驚豔全球。台灣在2017年左右開始發展,目前台灣約有十多家企業在銷售AMR,如:中光電、綠捷、工研院、仁寶、明碁、三橋、廣運、漢錸、和泰豐田、海柔創新、海康機器人、捷倉等;中國大陸則約有30~40家企業,積極開發AMR市場,如:立鏢、馬路、海康、海神、快倉、極智嘉、曠視、京東、普羅格、海柔、凱樂士、姜歌、藍劍等;日本則有岡村、SHAP、ZMP、花岡車輛、日立、大福、村田、歐姆龍、NIDEC、THOUZER、MUJIN等10多家。歐美等地區的主要生產企業有西門子、MiR、GREYORANGE、SWISSLOG、TGW、KARDEX、DEMATIC、BLUEBOTICS、OTTO、inVia等數十家。
超級新客戶 電商與物流地產商
物流設備的傳統客戶是工廠與物流中心,近十年來電商高速發展,主要有博客來、創業家兄弟(生活市集)、網路家庭PChome、富邦媒體momo、蝦皮Shopee、雅虎奇摩Yahoo、東森購物等,電商商品品項豐富是基礎,物流速度與成本是電商的關鍵競爭力。momo桃園倉引進台灣大福公司的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建構高速的自動化物流作業;PChome租賃了中華郵政林口物流園區四個樓層約4萬坪面積,由盟立公司集成包括自動倉庫與AMR等自動化物流設備;特捷物流在永聯瑞芳物流共和國電商倉租賃物流自動化設備及100多台AGV,承接數十家中小電商的物流服務作業。富民運輸(遠東集團)引進30多台AGV協助佑全連鎖藥局的物流作業。大昌華嘉楊梅醫藥倉也引進了數十台箱式倉儲機器人;世界最大的物流地產商之一「普洛斯」引進了「立鏢機器人」,租賃給承租倉庫的客戶;日本物流地產商「大和房屋」與日本Prologis、三菱地所、三井不動產等也將AMR視為標配,搭配倉庫一起租賃給客戶,此外MonotaRo與TRUSCO工業零組件電商引進了數百台AGV在最新的工業零件物流中心,ASKUL、NITORI、UNIQLO、NIKE、ACCA日立物流、SAPORO COOP等最新的物流中心,也都引進數十台到上百AMR,以上這些應用案例都在近五年內集中導入的。
台灣引進AMR最積極的公司是永聯物流開發公司,台灣最大物流地產商,挟國泰金控資源,買地蓋倉庫,投資物流自動化設備,迄今,已投入約新台幣200多億元,建有樓地板面積60多萬平方公尺的國際高等級倉庫,倉庫出租率都在百分之百,客戶幾乎都是國際品牌商如DHL、3M、H&M、雅詩蘭黛、迪卡儂、利豐、大昌華嘉、嘉里大榮、統一速達、全聯超市、全台物流、安麗等,永聯與其他倉庫業者最大的不同是:建倉庫前會先設定好倉庫屬性,找出該屬性的客戶,自行規劃或與客戶共同規劃,投資物流自動化系統設備,再租賃給客戶如:引進自動倉庫AS/RS、AMR及自動輸送分揀系統設備租賃給客戶,迄今為止,永聯已導入300多台AMR。其他導入AMR的企業還有富民運輸(遠東集團) 導入約30台、大智通行銷導入約100多台;全聯超市、誠品物流、家樂福電商倉、大昌華嘉等都已各引進數十台以上AMR作業,幾家大型螺絲工廠導入約50多台、幾家光電及電子廠導入約100多台等。此外,全台物流、7-11旗下物流公司也都在評估引進AMR。物流地產商與電商物流已成為AMR的最大客戶,而超市與超商行業的物流單位已都在規劃新物流設備,特別是對應冷鏈環境的AMR自動化作業。未來,製造業將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客戶,雖然每個工廠導入數量不多,但絕對是最大的客戶群;物流中心則是單一客戶最大的使用者,每一個物流中心都能有30多台到百台的使用量。2018年台灣約導入80多台AGV,主要是群創光電、幾家大螺絲製造廠及永聯物流開發公司;2019年台灣約導入200多台AGV,主要是仁寶電腦、群創光電、螺絲工廠、富民運輸、大專院校及永聯物流開發公司;2020年約導入400多台,主要有大智通行銷、誠品物流、全聯超市、汽機車廠、光電廠等;目前預估每年有30%以上成長率,將以超市物流、超商物流、各物流園區、PChome中華郵政林口物流園區以及光電、車輛相關製造業為主,值得關注。
2020年度台灣物流業成績
倉儲運輸行業
便利店店鋪的成長與電商貨物的成長,帶動了超商系物流的營收成長,全台物流(隸屬全家便利店)的營收中包含商流的費用,也就是全台物流向供應商買貨再賣給全家便利店,全台物流營收成長率為9.09%,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新日期:2021/12/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