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最近三個月來,接連參加了幾個物流會議,首先是10月1日於臺灣桃園舉辦的“國際物流產業發展座談會”與10月26日於在江蘇昆山市舉辦的“國際供應鏈高峰會議”;11月8日於香港舉辦的“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這些會議都由政府出資主辦,其中要屬香港會議規模最大,參加人數達1000多人,來自25個國家地區,歐美國家的人數達到200多人,大陸內地的人數也達500多人,香港本地的人數,估計只有200多人,其他地區的約100多人;昆山會議的參會人數其次,約300多人,主要是本地的製造業;臺灣的座談會參會人數最少,約100多人,主要是桃園本地的物流業者。
這些會議都談一些甚麼呢?
臺灣:在談臺灣物流園區的發展方式、商業模式與面臨的困境。
昆山:在談如何“招材引智”,招進人才與引進智慧,協助企業做國際供應鏈。
香港:在談香港的優勢,以吸引國際企業入駐香港,藉由香港發展亞洲市場。
桃園 國際物流產業發展座談會
中國昆山 國際供應鏈高峰會議
香港 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
臺灣經濟已完全在政黨間內鬥中失去活力,施政上無人敢承擔,工作上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經濟原地踏步十多年,臺灣也同日本一樣有著“消失的十年”,又已在邁向消失的二十年。臺灣經濟,靠的是不屈不撓的企業本身,自求多福,自己努力。生命自會找到出路,臺灣的企業也很爭氣,在逆境中茁壯。臺灣企業或企業的台籍員工,也很可憐,離鄉背井,忍氣吞聲,躲在棉被中流淚,只是為了求生存。
大陸市場還在高速成長,但如今卻也面臨人力成本節節高升,一二級城市土地嚴重缺乏,土地愈來愈昂貴,各項綜合成本高漲,企業生存面臨嚴峻挑戰。幸運的是國家政策明朗,將物流訂為國家政策,有序的推動,各級政府也都非常努力招商,比企業更加倍的努力。但缺乏的是“有效的管理”,往往只追求大追求先進,花大錢無所謂,而沒考慮的是真正的需求與成本;各地方的政府或企業,為了土地發展,盲目的開發商貿或物流,卻又淪入蚊子館,荒廢著。
臺灣要如何解決呢?臺灣稀缺的土地,應由政府收購,轉租世界級的物流地產商(如普洛斯、安博、豐樹等),由它們來開發標準化倉庫,出租給企業,則可避免土地炒作,又能整片開發;將物流供應鏈訂為國家政策,明確有效的去推動,將英文教育向下延伸至小學開始,全面培養全民英文能力,讓臺灣成為國際供應鏈的核心。
大陸要如何解決呢?商貿城或物流園區是因為市場有需要,才能發展成功的,而不是要從無來創造成功的,那風險極大,因為物流要求的是城市與交通節點,還要便宜;商貿城要求的是多大的範圍、多少的人口與多少的消費力,這些條件都是必要。設備的投資要謹慎,要有可控的需求,再來投資。政府與企業應該開始導入一些先進的管理,如引進中心衛星制度、生產力促進、工研院、商研院、精益生產、精實物流、精實服務等與產業相關的服務機構與輔導,協助產業升級。
去年開始,臺灣經濟部商業司與大陸商務部在聯合推動“冷鏈物流”的合作專案,大陸指定天津與廈門作為試點城市,與臺灣產業對接。臺灣指派了工研院做為執行機構,大陸指派了中物聯做為執行機構,經過一年的磨合,已具體的產生幾個合作項目,其中主要是協助大陸企業的產業鏈的建立(含技術支援、商業模式建立、運營管理與招商),臺灣工研院做的是符合兩岸企業實務需求的項目,希望各方能支持到底。
更新日期:2013/5/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