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本刊第三次獲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參加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於11月18-19日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本次會議,吸引了超過1,700名來自30個國家或地區,包括大陸各地區、臺灣與港澳地區、越南、阿拉伯、美國、英國、加拿大、泰國、日本、馬來西亞、非洲、巴基斯坦、新加坡和歐洲的中外業界精英及物流服務商代表團參與。台灣代表主要是由全球運籌發展協會、台灣服務業聯盟、交通部航港局及物流技術與戰略雜誌等領軍出席;大陸則由現代物流、昆侖物流、聯想、一號店、亞邦網購及廣西北部灣等代表出席。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致歡迎辭時表示,本屆會議迎來世界各地業界精英,他們將會環繞多個物流及航運業熱門議題,分享真知灼見。她提到:「香港擁有四通八達的對外交通網絡,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貨運樞紐,同時又是最繁忙的客運機場之一,每天平均有1,000多架次飛機起降,全球半數人口的居住地也可於5小時航程內到達;另外,我們優質可靠及高效的港口航運服務及設施,更是享負盛名,一直緊密連繫及推動亞洲以至全世界經貿發展。」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致辭時表示,香港位處亞洲心臟,地理位置優越,是華南地區的門戶,擁有無可取代的優
勢,扮演著連繫中國及世界市場的超級聯繫人角色;2004年中國內地與香港簽訂 CEPA協議, 香港服務提供者包括物流、貨運代理服務、倉儲、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海運及
道路貨運服務,可享有優惠待遇進入內地市場;國家「十二五」規劃,亦明確支持香港發展物流業、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現時亞洲GDP佔全球總額約三分之一,增長潛力龐大,無數的商機正不斷湧現;『東盟-香港自由貿易協定』已展開正式談判,落實有關協定將有助香港進一步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經濟聯繫。」
大會今年邀請了超過50位重量級業界領袖及國際知名企業代表擔任講者。焦點之一包括第一天上午舉行的主題論壇,題目為《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由前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師及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學術研究副總裁羅柏年博士 (Dr Patrick Low)擔任主持,與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統計師休伯特‧艾斯基夫博士 (Dr Hubert Escaith) 、聯泰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亨利博士及聯邦快遞南太平洋區域副總裁 Karen Reddington博士,一同分享了在區域經濟融合的推動下、生產及消費模式轉變,如何制約環球物流、供應鏈管理及航運業的熱門議題。 會議期間亦舉行了五場分組專題論壇,題目涵蓋物流、航運,零售和快速消費品以及電子產業的供應鏈管理等。近年中國電子商務的將保持高速增長,對物流配送及分銷網絡的規模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場專題論壇便以《中國電子商務騰飛:推動物流革新時代》為題,請來順豐速運集團副總裁李東起、一號店運營副總裁王海暉、利豐供應鏈管理(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耿強及愛購保稅網總經理艾卿親臨會場,探討中國的電子商務最新發展形勢、O2O的融合,及其對物流配送的影響等。 另外四場專題論壇包括《專家卓見:油船及液化氣船貿易前景》、《零售及快速消費品:把握潮流先機》、《啟動生機勃勃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專家卓見:班輪及乾散貨航運前景》,邀請多位重量級嘉賓演講,包括Heidmar遠東區董事總經理亨力克‧赫紹爾 (Henrik Hartzell)、牛奶有限公司–惠康營銷及市務董事趙慧盈、P&G 香港寶潔有限公司以及P&G 台灣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AjitNayak、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供應鏈物流部部長安德斯‧卡爾伯格 (Anders Karlborg) 、聯想集團亞太區新興市場供應鏈高級總監李欣及商船三井董事及高級常務總裁池田潤一郎等。
為了進一步促進業界的交流,會議期間,大會將為展商及與會人士安排近100場的一對一商貿配對會面,讓與會人士一同謀求新策略,締造新機遇,同時了解香港的物流及航運優勢。今年展覽規模由去年50家參展商增至超過80家,展商來自船公司、貨櫃碼頭、物流公司、電子物流公司、港口機關、以至法律顧問,他們在現場展示其物流服務、航運及相關服務和電子物流方案,為會議帶來更多元化的資訊。 第二天也繼續進行五場引人注目的專題論壇,包括《時裝供應鏈重新設計》、《新絲路戰略:聯通亞洲與世界》、《國際海事仲裁研討會—海事仲裁的最新趨勢》、《新觀察: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下的亞洲物流網絡 — 北部灣構築海絲新樞紐帶來的雙通道機遇》、《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香港仲裁中心設立儀式》,出席演講嘉賓包括聯業製衣集團行政總裁李國權、Under Armour董事總經理 菲臘‧普爾先生(Philip Poel)、香港船東會執行董事包榮、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席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及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總裁李耀博士等。 今年會議得到香港物流發展局、香港航運發展局及香港港口發展局的鼎力支持,同時大會邀請了2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物流及航運業領袖,以及國際知名企業代表作為名譽顧問,就會議議程及安排提供寶貴意見。 此外,為增加會議協同效應,會議前後亦舉辦「物流及航運周」,讓全球業界人士在香港聚首一堂,出席連串會議、展覽和交流活動。
會議焦點之一的主題論壇《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大會邀請多位重量級嘉賓親臨會場演講,包括(左至右)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學術研究副總裁羅柏年博士(PatrickLow)、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統計師休伯特‧艾斯基夫博士 (Dr Hubert Escaith) 、聯泰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亨利博士及聯邦快遞南太平洋區域副總裁 Karen Reddington博士。
國際化是企業的競爭力
香港小巧五臟俱全,雖然沒有產業資源與市場,但是它將人材視為最大資源,以高效精緻的供應鏈服務,做到全球市場,英語是香港人的優勢工具,國際化視野是香港的武器,香港擁有一流的人才與管理,才能夠成為亞洲的核心。台灣,我們應該將英語列為從小的必修教育,走向國際化,才能擁有更寬廣的國際發展空間,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具國際競爭力吧。
更新日期:2015/3/2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