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2014年是台灣的物流地產元年,雖然台灣早已有企業與私人在開發物流地產,但我們認為,這些都只是私人與企業小規模的開發而已,簡單的做單一功能的倉庫租賃,不能成為我們認知的現代物流地產商。直到國泰人壽結合永聯物流開發公司的出現,挾龐大資金,做為長期性投資,開發合法又現代化的國際標準物流園區,園區土地為15萬坪(50萬m²),建成後,倉庫樓地板面積規模將達25萬坪(82萬m²),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現代化倉庫。同時,該園區將整合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商貿服務、文創攝影與共同運輸等產業進駐,提供整合供應鏈服務,這才是我們所認知的國際物流地產商啊!
國際物流地產發展概況
物流地產的開發是地產開發商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地點,投資優質的物流設施,再將此物流設施出租給包括零售商、製造商和物流服務商等具有相關倉儲空間需求的使用者。
公共物流地產倉庫租賃在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先進國家相當發達,大型上市的物流地產開發商,從事現代化物流設施的開發,引領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這些外資開發商在2000年後開始進軍亞洲市場,以日本為啟動基地,逐漸擴充到韓國、巴西、香港、新加坡與中國等地區。這些開發商主要有普洛斯、安博、嘉民、豐樹、三井、益商、騰飛、ARA、Sniper capital、E-Shang、紅木、黑石等。其中排名第一名的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至今,已經成為中國、日本和巴西領先的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普洛斯196億美元資產組合,包括在76個城市的2690萬平方米物流設施,形成了一個高效的物流網路,服務著750多家客戶。日本普洛斯的倉庫分布於日本全國主要城市周邊,約有180多個倉庫,高達300多萬平米的高層標準化倉庫,日本土地稀少又昂貴,因此主要興建以6-7層等多層式RC鋼結構防震倉庫設施,租賃給許多產業的客戶。國際物流地產商的開發項目,主要的特色是“物流地產網絡”,在各大都市、交通節點、港口建立園區,每個園區樓地板面積規模都在15萬㎡以上,提供給眾多客戶共同使用,為的是提供客戶供應鏈整合的效益。中國大陸,是近二十年來經濟成長最為快速的地區,物流蓬勃發展,現代化倉庫需求迫切,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倉庫市場,國際物流地產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後,帶動了中國大陸本土企業紛紛仿效,成立中國物流地產公司,以本土資產及地緣關係,急起直追,阿里巴巴也成立菜鳥網絡公司發展物流地網。
台灣物流地產業依然停留在傳統倉庫
國際物流地產公司早已進軍大陸與日韓了,但為何遲遲不見在台灣的發展呢?本刊記者訪問了多家國際地產公司,得出結論:主要是因台灣市場太小,土地少又小又分散又昂貴,缺乏可開發的大面積合法倉儲用地,物流地產的投資環境,讓這些國際級的現代化物流開發商,保持觀望態度,因此,遲遲還未進入台灣物流地產市場,讓台灣的物流倉儲地產,一直無法提升到國際標準程度,大部分倉庫仍停留在80-90年代的過時倉庫設施。
但台灣也有一些有眼光的企業如立興投資、遠雄集團、厚生橡膠、勤益紡織、昶捷物流與昭安紡織等,在默默的投資興建現代化倉庫,倉庫總量約為30-50萬坪。企業自行興建的物流中心倉庫則有麗嬰房、統昶、全聯超市、盛達、長榮、華儲、全台、萊爾富、萬商、近鐵、世聯、新竹、嘉里大榮、好食在、好好、全日、合邦、台糖、台灣菸酒、裕國、嘉豐等,約有50-70萬坪。但是,台灣大多數倉庫都是由地主自建,也有開發者向地主租地自建倉庫,5-7年後倉庫地上物歸屬地主所有,這類的租賃倉庫約佔台灣倉庫總量的60%,約有100-150萬坪,主要是租給小規模傳統加工業或流通業倉庫及第三方物流業。台灣倉庫有70%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桃園以北),其中以七堵、五堵、泰山、五股、新莊、林口、南崁、大園、海湖、觀音、楊梅、鶯歌等地區,其餘分布在台中、彰化與高雄地區。
外商物流業來台灣發展所帶來的契機
記得兩年前曾經訪問了幾位外商的物流業者,問:為什麼外商物流業這幾年拼命來台灣發展呢?大家幾乎都這麼回答:台灣內需市場雖然不大,以前外商都會跳過它,直接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市場發展。經過一段時間後,大家都發現到哪裡碰到的都是台商,加上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愈來愈緊密,兩岸優惠的政策與便利的物流是外商無法想像的。外商又重新認識到,台灣是亞洲供應鏈的關鍵節點,是原料物資、加工零組件、機器設備、電子產品與商品的原點,必須選擇台灣做為供應鏈物流的關鍵據點。香港利豐集團租用了永聯瑞芳物流園區,建立了第五個物流中心(最大的),嘉里集團因此併購大榮貨運,美商UTi百及物流選擇擴大營業據點,瑞士商裕利醫藥物流也擴增二倉,美商安麗業績也高度成長,現正興建桃園第二座物流中心,uniqlo優衣庫選擇與日本通運合作,使用萬商物流與立興投資合建的新倉庫,日本近鐵也設立了新倉庫等等,都證明台灣物流迎來了成長的契機。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2014年國泰人壽與永聯開發建設公司,宣布共同合資成立“永聯物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永聯瑞芳物流園區基地為基礎,在五年內將投資新台幣600億元,興建全台灣北中南共五處物流園區。物流園區將長期持有,以興建百年設施方式投資建設,台灣金管會、經濟部、新北市政府與桃園縣政府還曾大聲讚賞,終於有企業願意投資物流產業園區,引進製造、流通與第三方物流企業,提升台灣物流供應鏈水平,政府將全力支持。
最近,阿里巴巴來台灣成立了分公司,淘寶網有大量的貨物經全家便利店、順豐、宅急便、新竹物流等送進台灣,台灣也有大量貨品經小三通、快遞、郵局送到大陸。另外,阿里巴巴集團與基金、百貨及快遞業者,投資了300億元人民幣,創立菜鳥網絡公司,很清楚的要在全中國各地區,做電子商務物流園區,建立一張全中國的物流地網,馬雲認為,2013年淘寶網的包裹量已50億個,平均一天有1370萬個包裹,已經讓快遞公司人仰馬翻了,當一天的包裹量達10億個時,物流將完全癱瘓,因此全中國的物流地網建設勢在必行,既然要建,但如何建呢?菜鳥選擇了興建大型電商物流園區,每個園區規模達到100萬㎡,興建多棟倉庫,承租者以電商的供應鏈企業為主,包括:阿里雲端、網店供貨商、物流商、攝影文創商、支付保、金融信貸、快遞運輸商與商貿業等。對地方政府而言,能開發票有稅收;對入駐企業而言,能發揮降低成本、快速、取得周轉資金與取得淘寶大數據等綜效。
我們觀察了世界物流地產業的發展,與陸商及外商的商業發展軌跡,我們得出一些想法。
• 現代物流地產業的倉庫設施,是長期持有,因此品質更好更堅固更高級,興建成本因量體大,建造成本更低。
• 當國際標準的現代化倉庫租金有競爭力時,承租者將搬離傳統倉庫,移轉到現代化倉庫。
• 現代物流地產業,應發展大規模物流園區基地,集結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則能發揮效益,是承租者的需求。
• 現代物流園區將會提供倉單質押的金融服務、雲端大數據的資訊服務、運輸配載共同配送的整合服務與商貿買賣的搓合服務。
有了以上的創新服務,物流地產業將會迎來更寬廣的成長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新日期:2015/2/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