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文章來源:文/陳巨星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四季報發佈的2021年版業界地圖,我們從統計數字中觀察了日本2019年度(2019/4月~2020/3月)的產業景氣概況,雖然2020年初爆出新冠疫情,但本調查主要期間是在2019年四月以後2020年三月以前,當時觀光人數及相關消費場所與餐飲零售等實體門店的營收,尚未受到直接影響。我們精選出日本物流服務業的規模與獲利狀況,來看未來的發展趨勢。
【※注意:以下資料僅統計檯面上的主要企業營運數字,非日本官方統計的全國數據。】
共同化 來對應人力不足課題
在世界經濟減速的背景下,日本國內外的物流量也有減少傾向,製造業由於產業外移,致使工業原物料與零部件的生產調撥物流量短缺,2019年度日本陸路貨物輸送量達43億5,090萬噸,較上一年度47億3,480萬噸減少約8.1%。但日本的宅配市場卻是持續成長,主要原因是電商關聯的貨物增加,特別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人們無法外出購物,讓電商等無店鋪販賣業務高速增長。無店鋪販賣業者為了確保利益,抑制物流及配送費用,逐漸增加將物流及配送委託給成本較低的中小物流及宅配業者。日本最大電商亞馬遜公司也與限定地區的配送業者及個人司機強化直接合作,掌握最後一公里的配送資源。大型宅配公司將業務更深入電商,形成夥伴關係,日本郵便對「樂天市場」的店鋪商家提供特別優惠的配送費用;YAMATO和Z控股(Yahoo的母公司)合作,承接了整個物流及配送業務等。在電商與通販業務高度成長下,各公司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為了增加客流量與購買率,「速度」成為競爭熱點,在AI科技的的加持下,預測愈來愈準確,大幅擴充倉庫網路,將物流業務外包給3PL(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物流地產商自行引進智慧自動化物流設備,主要是AI及AGV租賃給客戶,以解決快速揀貨作業,成為物流快速解決方案, 3PL、物流地產商、宅配業者及物流設備商都迎來業績的成長。製造業的物流子公司併購其他公司的物流業務以擴充規模,同業的運輸公司展開合作共同配送;連鎖零售業間也開始展開共同物流合作,都是因為少子化產生人力嚴重不足的因應措施。佐川控股與西濃控股為了運輸效率化,將幹線運輸共同化;西濃與福山共同合作宅配;福山將東京都內的宅配與日本郵便合作;日立物流與佐川急便展開業務與資本合作;SBS控股與理光合資成立新物流公司,這些業務或資本的合作,讓日本物流迎來新局面。
日本通販市場(郵購目錄與電視購物)自1998年開始的21年間連續擴大,近十年間都有7.1%以上的成長率,2018年度也有8.3%的成長,營業規模達8兆1,800億日元。B2C的電商市場也有7.77 %成長,營業規模達19兆5,000億日元;此外14個主要生活協同組合有0.8%的成長,營業規模達3兆5,351億日元。通販+電商+生協針對個人的業務,構成主要B2C的直接市場,總營業規模約為31兆2,151億日元。(表1日本B2C市場規模)
電商+通販業績高成長
轉變宅配生態
電商與通販B2C業務的持續擴大,讓宅配量高度成長,日本通販與電商宅配年貨物量已突破43億件以上,亞馬遜、ASKUL、YAHOO、ZOZO與樂天等大型電商業績持續增長,帶動著宅配貨物的增長,2019年度主要五大宅配運輸業的宅配貨物數量達43億5,230萬個,這其中還未計算丸和運輸、赤帽、生協等與委託給個體司機的業務量,日本總宅配量預估有50億件以上。宅配業在運輸業務激烈競爭下,運費持續往下降,但因人工成本上漲,在承受不了情況下,宅配業紛紛在2017年起調漲運費約一成。雅瑪多宅急便與佐川急便更放棄了亞馬遜的大部分業務,亞馬遜則將主要的宅配業務轉包給日本郵政與丸和運輸,也跟便利店業者合作採用到便利店自取方式,同時跟個體自營的司機簽約合作,直接委託自營司機宅配;樂天則是自行建構物流網絡自營運輸,由平台的商店業者自行負擔宅配運費。在電商及通販龐大的宅配貨物量擺在眼前,還是有許多貨運業者爭食大餅,大型電商及通販的宅配業務利潤極低,各項成本又逐漸上升,加上司機嚴重不足,據日本貨運協會統計,全日本貨運司機不足約28萬人,讓宅配業雪上加霜,大家都在尋求改變宅配模式,朝共同配送方向前進。(表2 日本五大宅配企業營業規模)
日本物流行業的組織變革
YAMATO宅急便,2019年度(2019年4月-2020年3月)宅配貨物量達17億9,992萬個,營業額達日幣1兆6,301億日元,營業利益為447億日元,獲利率2.74%。因司機嚴重不足,加上為了緩和司機長時間工作,不再追求業績成長,改為追求利潤的成長,同時進行跨世代改革。雅瑪多發展全新一代經營構造改革—YAMATO NEXT100中長期管理計畫,對集團的業務和基礎結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包括重組組織,使YAMATO成為一線員工真誠服務於客戶,從客戶的角度思考,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公司,以及基於數字化轉換(DX)簡化和標準化物流業務的轉變數據驅動的管理,通過與各種利益相關者的協作建立開放的物流基礎架構,並採取可持續性行動。將職能部門組織重組為四個客戶部門:零售部門、區域公司、全球公司和電商部門,以“減少客戶與管理之間的距離”來“從客戶的角度進行思考並作出快速反應”。強化物流功能,通過與包括客戶和物流公司在內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共同創建一個開放的物流基礎設施,發展成為與大家共同成長的公司。包括投入50億日元成立投資基金,開發新業務與投資創新公司,以帶來新的業務;發展出“CHRO NO GATE時空玄關與 GATEWAY閘門”運營方式,與客戶共同合作跨境電商、精密電子與醫療器械維修清洗、流通加工、物流作業與宅配業務,從國際來的貨物,當天就能在同一棟大樓內完成保稅查驗、檢驗檢疫、報關、物流作業與出貨宅配到家。雅瑪多在日本全力開發綜合物流園區,提供倉庫租賃、提供客戶發展電商、提供客戶作為研發基地,為客戶發展新業務提供物流服務,也將這體系做為往亞洲地區的核心物流業務。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新日期:2021/6/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