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文章來源:編譯/陳巨星
日本大型零售商永旺(AEON)於2022年8月30日在“永旺風格新浦安MONA”(千葉縣浦安市)開設冷凍食品專賣店“@FROZEN”。該店是“日本最大 的冷凍食品專賣店”,銷售面積424平方公尺,冷凍食品約1500個SKU。
★ AEON STYLE 新浦安 MONA
地點:千葉縣浦安市入船 1-5-1 MONA 新浦安1樓
營業面積:872 平方米(其中“@Frozen”面積 424 平方米)
營業時間:9:00~22:00
最近車站:JR新浦安站(步行1分鐘)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蓬勃發展的冷凍食品市場,現在更加火熱發展。原因之一,是對專賣店菜單等高端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個原因,是飲食店和連鎖餐廳已經開始處理冷凍調理食品,作為外賣的對策。
冷凍食品曾經給人一種“不好吃”或“不健康”的負面印象,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冷凍技術的進步,可以在不犧牲新鮮度或風味的情況下,解凍食物加熱成為可能。此外,眾所周知,由於其作為冷凍食品的特性,可以減少防腐劑和其他添加劑。除了消費者習慣的變化外,疫情期間對即食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各類商家的進入市場,使得冷凍食品在2019年的銷售全面開花結果。
冷凍食品銷量增長30%
永旺之所以開設“@FROZEN”,是想進一步抓住冷凍食品的強勁需求。該公司負責產品的 後藤高級常務執行官表示:在2020財年和2021財年,冷凍食品銷售額同比以兩位數增長,增長了約30%。在這種情況下,永旺對食品超市AEON STYLE新浦安MONA進行了全面改造。賣場中佔地約一半的424平方米,以“@FROZEN”品牌開業,開發SKU約1,500個的豐富冷凍食品。通過開發從高端產品到基本冷凍原料的多種產品,該商店計劃確定產品的銷售情況,並將其用於現有商店冷凍食品銷售區的商品推銷政策中。
之所以將第一家店開在“新浦安MONA”,是因為該店商業區對冷凍食品的需求特別高。“@FROZEN”的主要目標對象,是雙收入家庭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從浦安市的人口構成來看,雙收入家庭的比例高達68.5%。此外,店鋪半徑約500公尺內,約50%的家庭年齡在65歲以上,是老年人較多的商圈。
後藤先生表示:雙職工家庭較多,對快餐和速食的需求強烈,老年人較多的地區需求同樣強烈。在考慮開設冷凍食品專賣店時,我們分析了浦安市是最合適的。
技術創新加上需求劇變
銷售面積擴大
由於新冠危機,冷凍食品的需求迅速擴大。疫情之前,它和熟食一樣被稱為訴求“省時”、“方便”需求的品類,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知道它的“美味”。
曾經盒飯是冷凍食品的主要產品,但現在飲食場景多元化,主食、配菜、甜品、零食都有。採購方式也增加到電商下單和自動販賣機,實體店的銷售面積也在擴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冷凍食品使用者都是40多歲及以下的年輕人。
在消費者生活方式改變的背景下,加上製造商的技術改進和零售商的產品政策演變,冷凍食品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除了自2016年起登陸日本的法國冷凍食品專賣店“Picard”之外,冷凍設備製造商Technican於2021年2月開業的“ TOMINFROZEN”也受到關注。這是一家銷售“Yomi Ichiba”品牌產品的商店,這些產品採用特殊技術冷凍。
環保節能的冷鏈設備
為了防止店內購物時商品融化,還提供專門的保溫袋和蓄冷劑租賃服務。此外,永旺自2011年起一直推動引進天然製冷劑型冷凍櫃和冷藏陳列櫃,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Frozen”內置冷凍櫃展示櫃採用天然製冷劑型(R290)內置冷凍櫃,具有高節能效果,不僅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減少電力消耗。
天然製冷劑型(R290)內置冷凍箱與傳統機型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至約1/700,廢熱減少約80%,功耗減少約60%。
【如欲閱讀全文,敬請訂閱】
更新日期:2023/8/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