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專欄
冷鏈物流你賺錢了嗎?
文章來源:陳巨星 總編輯
歐美與日本的社會經濟發展,都有50多年以上甚至上百年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還在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冷庫也不時發生危險,當然慘烈的價格與服務競爭,也在隨時發生中,企業優勝劣敗,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產業生態也大都底定,企業大者恆大,小企業就往更細分化更專業的領域發展了。
物流,是屬於資本財型投資的產業,必須靠土地、倉庫建物,以龐大的資本投資,投入這個回收期長、利潤低下的行業,但是它的優點是收入穩定與土地的未來增值空間。
歐美冷鏈物流產業如美冷、普菲斯億達、太古等;日本冷鏈物流產業如三菱、三井、五十嵐、日冷等;台灣冷鏈物流產業如全日、嘉里大榮、統昶、裕國等,都是自行購買土地、自行興建、自行運營的冷鏈物流業者,大都以進出口食品及城市物流為主。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冷鏈業者,是靠著貿易買賣及進出口貨物量調節倉庫容積,以取得利潤。企業內物流為主的冷鏈物流業者,是以企業內的流通量來控制庫容,物流利益低下但平穩。第三方物流業者則是必須靠高服務品質,加上低價格來獲取服務收入,第三方物流產業風險最高,競爭最劇。
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加上流通產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冷鏈物流產業也在悄悄產生變化。
台灣冷鏈物流產業中,具有全島整合物流能力的、具有高效率的、具有安全性的第三方物流,成為贏家,其中以全日物流為代表,全省原有四座冷鏈物流中心,這兩年又全新興建了三座現代化物流中心,引進了環保節能的二次冷媒製冷系統,導入了AS/RS自動倉庫系統,落實了人力資源的完整教育訓練系統,讓每一位員工都能獨當一面,領導團隊完成品質管理,其中,更積極的協助客戶開發新通路,成為客戶的流通物流夥伴,涵蓋可全省倉儲配送。在流通業方面,以統昶行銷為代表,2013年代表服務業,取得國家品質獎最高榮譽,全企業已落實人人都有品質觀,處處落實品質管理,近年來,因應7-11便利店的生鮮化,新建了將近十座鮮食與低溫物流中心,將物流管理升級到供應鏈管理,整合供應商,以統一的容器規格到場取貨,做到一貫化流通,一貫化清洗,供應鏈資訊方面也做到即時的管理。物流中心內則以拆零揀選設備為主,搭配電動移動式貨架,高效快速,零差錯率,讓擁有5000店的7-11無後顧之憂。另外,最要肯定的是,食材流通業的瀚朝物流公司,成立短短八年,營收已達新台幣數億元,高級餐廳與五星級酒店客戶已將近百家。與農民契作,要求無農藥種植,重金購買食材檢測設備,每一次採摘都先經過檢驗,通過後,才允許採摘,採摘完畢後,在農地就先經過一次篩選,並做好“田間熱”的處理,以自有冷藏車送進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生鮮處理中心,經過生鮮洗選機器(全新購置數百萬元台幣最先進洗選機)的清潔,再經過截切(客戶要求的形狀或尺寸),揀選後送到客戶餐廳。冷鏈物流服務,不是只有倉租、進出作業、揀貨、流通加工與配送而已,台灣冷鏈企業,已跨入更深層次的客戶夥伴關係,整合與創新價值提供,這就是台灣的創新商業模式,這也是台灣物流服務業的新價值。
在中國大陸,目前正處於競爭激烈的渾沌時期,劣幣驅逐良幣階段,這是因為“人治社會”的影響,處處講人情,談利益,爭取客戶,是靠人的關係與低價格。優秀的冷鏈物流服務,講品質,往往成本較高,傳統冷鏈物流業者,就以低價格競爭,不論品質,有人情就能通過,造成優秀冷鏈業者心灰意冷。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一再發生,國家更嚴謹了,企業更小心了,相信隨著時間的改變,消費者食安意識更健全時,優秀的冷鏈業者將迎來春天。雖是如此,但我們也看到許多冷鏈業者的努力,如:河南鮮易供應鏈,以全國13處大型冷鏈物流園區,提供客戶代採購、代貿易、代物流與代理金融的整合性服務,協助批發商取得融資,為客戶保管揀貨與配送到全國。武漢良中行供應鏈,協助食材供應商,將食材銷售給全國各大餐廳,協助客戶從事代理銷售、代理物流配送與代理收款等業務。天津東疆大洋凍品,以進口保稅、檢驗檢疫及報關與通路整合,三加一服務為主要訴求,協助客戶從進口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創造了服務價值。
對照了兩岸冷鏈物流業的創新價值,可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找出客戶需求,創造新價值,冷鏈物流就能賺錢。
更新日期:2014/4/1
更多總編輯專欄
- 專欄變革動力:探討新競爭形勢 2014年第4屆香港「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紀實
- 專欄改變思維 創造機會
- 專欄以雲端大數據、物流金融及商貿服務 創造現代物流倉庫新價值
- 專欄在精細化管理下的日本物流現場
- 專欄便利店消滅量販店?
- 專欄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火車 —訪 陳巨星
- 專欄這些年,我在兩岸
- 專欄以資本的角度看物流
- 專欄產業應該削減 供應鏈成本,而不是單獨的物流成本
- 專欄昆山談“招才引智” 臺灣談“產業發展” 香港談“香港優勢”
- 專欄貨運業導入自動化分揀系統前必須先做好作業調整 ─自動分揀系統的種類、特長與適應性
- 專欄冷鏈的達成率要從原點-“賣場”開始要求
- 專欄要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的無限創意 來構思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 專欄開放陸資來台經營倉儲服務業 台灣物流業者們!你們到底在怕甚麼?
- 專欄醫藥材供應鏈物流S P D
- 專欄從數字看台灣與日本 流通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產業都瘋了嗎? 冷靜!思考產業的本質
- 專欄由上海CeMAT物流展看AI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邁向新台階
- 專欄創新與改變
- 專欄日本冷凍食品專賣店成為疫情後的創新熱點
- 專欄物流就像空氣與水 你不能沒有它
- 專欄日本新物流設施加速引進機器人
- 專欄多方資本投入 台灣物流地產
- 專欄從2019年度數字看 日本物流業發展趨勢
- 專欄倉庫消防與保險
- 專欄創新改變 才能帶來希望
- 專欄2023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智慧物流自動化科技開創新局
- 專欄CO.OP 生活協同組合 才是線上生鮮食品銷售的良方
- 專欄2024年版-從數字看台灣流通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物聯網的整合應用是未來式 機器人整合系統是現在進行式
- 專欄創新 構建一個新時代的共享運輸網絡
- 專欄資生堂的高級化妝品 也開始在互聯網銷售平台上賣了
- 專欄2021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物流產業 營運報告
- 專欄2022 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
- 專欄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 物流能力成為獲勝關鍵之一
- 專欄創造贏的循環 從日本KUSUMI超市的物流,來學『共贏物流』 KASUMI連鎖超市的物流費只有1.8%,如何做到的
- 專欄2019年版 從數字看台灣 物流與流通業營運報告
- 專欄從數字看2023年度日本流通業發展趨勢
- 專欄讓物流資產成為服務
- 專欄進入AI‧ 物聯網時代 運輸業需要脫胎換骨
- 專欄為更好而改變台灣新世代冷鏈物流園區
- 專欄由 台北國際物流/冷鏈科技展看台灣製造業與物流業 發展新趨勢
- 專欄物流科技最前線
- 專欄從8 月台北物流展、9 月東京物流展 與10 月上海物流展來看物流自動化的更新迭代
- 專欄全通路模式引領物流發展方向
- 專欄創新或革命?互聯網+傳統零售的下半場
- 專欄新價值是新零售 ╳ 新地產 ╳ 新供應鏈
- 專欄2024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展前報導
- 專欄LOGISTICS 2021
- 專欄2019 年度日本現代物流設施 不只是提供空間是“附加價值創造”的據點
- 專欄2019大陸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物流黑科技為產業帶來的創新
- 專欄農產品批發市場 創新轉型正在進行中
- 專欄創新的休閒購物新零售模式 日本Grand Tree 武藏小杉購物中心
- 專欄2019年 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 & 台北國際冷鏈科技展
- 專欄2021年台北國際物流暨物聯網展‧冷鏈科技展 現場採訪報導-台灣物流科技現況與趨勢
- 專欄未來物流 PI 物理互聯網
- 專欄新運輸 正在逐步改變未來
- 專欄2024年度日本倉庫與物流設施調研-傳統倉庫衰落 創造價值的現代化物流設施
- 專欄2024日本物流考察報告
- 專欄新物流地產與新零售成為新興勢力